《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楼主: 陆燕超

汇总中华全国各地陆氏宗族辈占字序,欢迎宗亲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2: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定】陆氏家谱        

清陆庆云、陆正光等续修。庆云、正光,陆氏十世孙,皆邑庠生。清嘉庆十九年(1814),陆庆云、陆正光等在乾隆元年(1776年)本基础上续修。谱主陆氏,原系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累世簪缨,颇称臣族。明代时,陆荀随父陆震赴四川泸州牧,宦游西蜀,运饷遇难,苟立有军功,授为千户所总旗,又赠修职郎,由蜀至蒲,由蒲至洪洞,由洪洞又迁居平定,归广阳都五甲。派系繁衍有在城支、上庄支、辛兴支等。是谱著录资料颇丰,有“重修谱序”,嘉庆十九年十世孙痒生陆正光谨序:“谱引”,嘉庆十九年十一世孙太学生陆凤书谨序:“考正序”,嘉庆十九年郡痒生十一世孙陆凌霄谨补:“陆氏茔记”,乾隆元年八世孙陆逸才谨记:“族谱总目”,列有始封、迁族、同始考、异族辨、祖茔记、迁茔记、祭田记、嗣子志、跳都记、螟蛉志、世系谱、世系图、规程记、别支序。其始封追记了陆氏之由来,“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并宣王少子,封于平原县陆乡,因以氏焉。”(注:战国时,齐宣王小儿子名通,字季达,受封陆邑,即山东平原县一带,子孙称陆氏)“陆氏同宗目”,十一世孙陆凌霄、陆永庆考订。从明始祖陆荀起至清,共著录十四世71人,间或有事迹记载。“陆氏阖族世系谱”,从汉至清共著录226人。汉代陆贾(大中大夫、著秦汉兴亡之事12篇,深得高祖称赞)、三国时东吴陆逊(字伯言,官拜丞相,追封昭侯)、宋末的陆秀夫(历官左丞相,殉难于江)、清康熙庚成进士方志家陆陇其等与平定陆氏皆一脉相承。谱后有乾隆元年陆兆泰跋、嘉庆十九年陆廷秀跋。其版本有手稿本。平定县志办藏。清嘉庆十九年刻本。
发表于 2010-4-2 12: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光无限的西陆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4月5日 9:12  





    颇具江南水乡风韵的西陆村一景。

    记者沈杨雁张志国通讯员孙伟达不知城内何时节,郊外微风吹绿繁。伴着一路的斜风细雨,我们从宁波西站乘车西行至集士港,而后我们就走进该镇一个古朴的村落———西陆村。进村的水泥路宽阔而干净,两旁是整齐的樟树苗,树苗下美丽的米兰在春风中摇曳,使人心旷神怡。再走进去,石桥、流水、嫩粉色的桃花、随风舞动的杨柳、带着锈痕的大墙门……一个生机勃勃的古村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西陆村位于集士港北部,紧邻集高公路。这个村不算小,方圆1.3公里,拥有耕地1169亩,常住人口1154人,暂住人口360多名。值得玩味的是整个村的布局:河流穿村而过,两边集中了古朴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祠堂老屋以及所有带着旧时色彩的各种建筑物,看上去非常和谐。而各种现代的居民楼则围绕着中心古建筑向四周扩散开去,最外层是企业的厂房和村委会。
    听说我们要来采访,已经退休多年的老村长陆立德和老干部陆立忠早早地就在村委会等着我们了。他们带我们走进了这个村庄的过去:
    相传在南宋时期,西陆村的祖辈从河南搬迁至此。祖先姓陆,名字已无从考证,刚来到时做一些“兑糖”之类的小生意,这个职业相当于今天的货郎,流动性比较大。由于鄞州经济发达,陆太公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开始务农,并且还从家乡叫来了同姓兄弟做伴。而那时候,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应家”,陆太公兄弟只是作为一个外来人员居住该村,由于后来陆姓兄弟子孙兴旺而应家逐渐衰弱,“应家”自然而然就更名成了“陆家”。而这里之所以叫“西陆”,那是因为当时陆氏兄弟来鄞后分道扬镳,一个安家在鄞西,一个登陆鄞东。于是形成了今天的“西陆”和“东陆”,“东陆”如今位于宁波北仑,而“西陆”就是现在的西陆村。
    一直来,西陆村比较富庶,民间有一首打油诗描写当时村里的情况:前祠堂,后砚屋,生出儿子好读书,孤孀寡妇谷白吃。说的是西陆村修建了三进五开间的气派祠堂和供孩子读书的学堂,各家各户要是有男娃娃,读书是免费的,而丧偶寡妇们的食粮是族里长年义务提供的,说明当时该村社会福利很好。由于富裕,该村受封建礼教束缚很深,妇女出门一定要系围裙,否则将被视为放荡不良而受到族规的责罚。同时,他们非常排挤外姓,不允许外姓人员入住本村,不允许外姓人员进入该村的标志建筑“福字墙门”。所以直至清代,该村就只有陆姓和以前遗留下来的应姓人家。清末民初的时候,该村曾又一次修订过家谱,这部家谱如今存于宁波天一阁,上面涵概了“技、尊、伦、敦、道、立、祖、德、孙、贤”字辈的绝大部分子孙。因为祖辈为后代留下了大量土地,所以和其他村比较,这个村的村民生活得安逸平和。到了清朝末年,时局动荡不定,很多村子的村民难以糊口,纷纷来这里打工种地。而这时候,村民也没有以前那么严守村规,对外来人口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于是村里的姓多了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陆”依然是村里的大姓,占了全村人口的60%以上。
    西陆村无山,一马平川,好水好风光,自然也出过几个读书人。但是由于老一辈的先后离世,这段历史也就残缺不齐。据说,村里出过一文一武两个举人。其中武举人已无从考证,只是传说手提一把大刀,勇猛神武,而文举人因为后代的延续,一直名留乡里。文举人名叫陆维鸿,道光十五年岁次已末参加浙江乡试而中举,当时的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江等处提督军务乌尔额为,给这个举人题写并颁发了有“文魁”两个大红字的金色牌匾。这块匾成为该村的骄傲,被世代保存,至今还在后代陆明昊家中收藏。文化大革命时,西陆村的不少古迹被摧毁,但是代表着村子荣耀的大祠堂和“福字墙门”幸存了下来。不幸的是,10年前,祠堂却因一个疯子纵火而毁于一旦。如今,我们只能从幸存的残垣中依稀感受当年的兴盛。而“福字墙门”依然保存完好,如今空旷的老屋依然能让人领略到昔日的阔绰。
    解放后,村里热衷于种地的农民更多了,这种情况直到近几年也没有改变,只是村里的产业结构在悄然变化:如今大多数西陆人种“一稻一草”,稻是水稻,稻谷收割后,除了上缴政府外,就是解决自家的口粮,经济效益并不大。草是蔺草,这是为该村人带来财富的经济作物,种植多的一户有四五十亩,按每亩赢利1000元算,一年就有5万元左右的赢利。也有一部分村民搞养殖业,上规模饲养肉猪,效益颇佳。另一部分村民则办起了工厂,如今村里已经有20多家小五金厂。同时,村里有46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出租给外来企业,一年能为村里带来17万元的收入。由于利润丰厚,去年村里又投资兴建了6间标准厂房。如今,该村群众的小日子过得满顺畅,人均年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与此同时,村委会为村民办的实事也很多,这里是集士港镇第一个实现自来水改道的村,也是目前鄞西片樟树种植最多的村。在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上任后的5年中,这里每年都种植600多株樟树,如今已经有3000多株,这着实成了西陆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他的,修路造园绿化环境,粗略算一下,为了改变村环境,村里投资高达近百万元。现在村里变化很大: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河塘经过统一修建,更加宽阔了;造了10个设施齐全的公厕,更加卫生了。再加上村民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花草树木,整个村庄被鸟语花香包围着,俨然一个风光无限的植物园,美丽多彩……



    种植的300余棵樟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奖给村里先贤的“文魁”匾额已有170年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福字墙门依稀可见昔日的辉煌。
发表于 2010-4-2 1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谷孙
   
    在一篇旧文中,我曾写过这么一段话:“现世给了我不少虚荣,老实说我都不怎么看重。最令我自豪的是:我是我父亲的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先父对我的殷望和‘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饰’的教诲,衷心铭感,匪言可宣!”
   
    我说的是肺腑之言。我始终扮演不好什么委员啊、劳模啊、名师啊之类的角色,但我一直想做个父亲的好儿子,以长驻记忆的父亲的修身言行,当作绳墨,努力“克隆”出一个无愧于他的儿子来。
   
    朋友、学生、学生的学生、素昧平生的读者都想知道关于我父亲的事,特别是陆灏宗兄屡次催促,使我踧踖不安,似乎从他第一次出题至今,这样不日不月地拖着,今日不为,于计已晚,再不动笔就要此恨绵绵了。就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我开始战战兢兢做这篇“命题作文”。
   

   
    先父,达成公,讳鸿逵。当时江浙一带出了个悍匪,与父亲同名,先父为避嫌而以字行,竟成毕生,与我的两个叔父鸿畴(冯亦代银行工作时代之友)和鸿渐(曾是复旦大学校友会理事)辈名遂殊。后来知道,“达成”二字原作“达臣”,是我祖姑丈朱敏人(名元树,晚清甲辰科翰林,上海财大朱斯煌教授之父)根据孟子“不达不成章”古训改过来的。我们陆家,包括我这一代“孙”字辈在内的男性新生婴儿和“範”字辈的女婴,都请这位“朱家公公”起名。
   
    读了上段,读者诸君可能误以为我们余姚陆家是什么名门望族。非也。祖父酷爱翰墨,雅好书法,只是迫于生计而供职钱庄,俟家境稍有好转,才得以送长子先进私塾,后入县立高小。据父亲回忆,当年的高小,最后几年既要读经,又习英文,科目之多以及教学水准之高“不让今日中学”。父亲不甘就此,遂于1919年15岁时来上海投考中法学堂(校址为今日沪上八仙桥的光明中学)。学堂分初、中、高三级,其中高级相当于震旦大学预科,教员多为法国神甫。父亲晚年自称:“只要有书读,枯鱼还可入水。”在中法学堂三年,他每学期跳越一级,据说创造了学堂历史上进步最快的纪录。我至今保存着学堂奖给优秀生的厚重洋装书,如《拉封丹寓言》以及比寻常旅行箱缩小五六倍的硬皮书箱。
   
    1921年,父亲北上投考法人经办的陇海铁路车务见习生,在百余名考生中以第一名录取,因而得以留在郑州的总工程司办公处当练习生,从打字、收发等琐细杂务做起,五年后被提擢为比利时籍总工程师的秘书。父亲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开始把中国小说译成法文,并用法文写作长篇的叙事文,其中相当一部分刊布在《北京政闻周报》(LaPolitique de Pekin)上。父亲说投稿的目的不在稿酬,而是为“一雪未上大学之耻”。
   
    继陇海铁路之后,父亲先后谋职于报酬较丰的通成(经理周作民)、华年(经理黄师让)等公司,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又外驻越南(时称安南)海防一年——这是父亲一生中唯一“易饰”而穿西服的一年——直至抗战爆发始回到上海。祖父享年五十八而逝,时年未及而立的父亲从此便担负起全家的生计,维持祖母、我母及我大姐生活之外,尚需供付我一叔二姑的学费,还要悉索敝赋,清偿同胞手足经营不善导致的亏负,使先人遗泽和父亲本人近十年的积蓄尽于一旦。
   

   
    我出生于日占时期的上海中行别业。在长姐範先之后,幼子谷孙(即笔者)之前,我母还育有二子一女,除二姐範九外,余婴均未存活。时因汪伪储备银行某科长叛变中共遭制裁,日伪对中国人办的银行实行报复而突然扫荡中行宿舍(此事散见于对极司非尔路76号魔窟的多种回忆文章中),我家遂匆匆搬离,迁入建国西路合群坊。我最初的人生记忆便是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入夜,厚重的窗帘拉上,老式的百代留声机开动,传出父亲从秘密渠道买回的《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等唱片的激昂歌声;家中女眷出动去“轧户口米”天黑未归,祖母念佛,父亲踱步不止;大人摁着我理发,我扑腾挣扎,一面大叫:“你们都是日本人啊?……”也是在合群坊,父亲开始教我看图识字,用的教材就是当年中法学堂的奖品《拉封丹寓言》;稍后又教《三字经》《百家姓》《对子书》等,督促背诵唐诗,还讲《最后一课》等爱国故事。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美军B-29轰炸机时袭日占上海,关于上海将成焦土的谣言蜂起。全家会商后,决定二、三叔分别自立门户,父亲奉祖母携妻孥雇帆船出吴淞口经杭州湾返抵余姚的老屋生活。就是在船上,我记得,父亲教我背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等诗句。“文革”中,往返设在崇明的五七干校,都要乘坐渡轮经过吴淞口。时隔三十年,我还常回忆起幼时回乡的一幕幕往事:大人以木箱箱面为桌,陪祖母雀战消磨时光,而我和父亲睡同一个“被头筒”(指被窝),似是此生父与子唯一的一次“肌肤之亲”……
   

   
    在余姚生活的五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夏日,听得父亲启牖,就得赶快撩开蚊帐下床练字。表哥朱锦心(二姑母之子,父亲视若己子)练颜,我学柳。父亲一再灌输的书法理论是“胸中不正,则眸眊;眸眊,则手抖笔颤。”后来读书多了,方知前一句是孟老夫子的古训,后一句大概是父亲的发挥。除了写字,就是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诵。今天还能记得的有《二十四孝》《增广昔时贤文》《曾文正公家书》等。夜晚,在天井乘凉,父亲教我们识星的同时,读出“遥看牛郎织女星”等诗句,我们便摇头晃脑跟着吟诵。后门传来叫卖杨梅的声音,女眷们赶去买回大嚼,直到她们的嘴唇在微弱的油灯光下(当年余姚县城晚八时鸣笛断电)变成一张张“血盆大口”。我的描绘,还有我写到外婆走路步态像家里养着的大鹅,父亲听到或见了,会隐隐一笑;在他,这已是种难得的奖励表示了。我这一生没有受过父亲的表扬,除了一次,那时已回上海续读小学,某年考试成绩优秀,他专程到书店买来一册商务版的《辞源》(改编本),在扉页上用工整的小楷写下:“爲榖兒在上海南市爱群小学六年级本学期考试成績優良特購贈此書誌贺並勵未来一九五一年一月於上海達成”。多少年后,当我已是大上海的一名高中生时,父亲仍严令不许穿皮鞋,不得戴手表。某次,为了显摆,我擅取父亲留在抽屉里的多余手表戴着上学去,不知怎么的,给父亲发现,没等我下课,表哥已由父亲派遣来校,当着同学的面,摘下手表没收而去,放学回家还要写“不告而取即为偷”的检讨书。父亲殁后,我们打开他的私人皮箱,里面积存的唯有孩子们的成绩报告单和我的那份检讨书。为教育后代计,我把这些旧物统转小女霁儿保管。
   
    1947年初夏某日,母亲胡雅韻因患癌症逝世。父亲当时已去上海谋事,被急电召回,只见他走到母亲遗体前,掀开白布盖头,看了母亲最后一眼,就过来对我说他不是祭客,我不必再跪着了。说时,镇定中像是透出对我这八岁稚子而不是对他自己的深沉怜惜。当年,父亲才43岁,母亲殁后,促他续弦的呼声很高,好像父亲也确曾有过一位叫“刘小姐”的女友,但父亲鉴于上有高堂,下有幼孥,出于超人般的责任感,毕竟终身未曾再娶。
   
    母亲早亡,父亲远行,我们便由祖母一手抚养,但学业进退仍由父亲每周至少一信“遥控”监督,他自称为“龙文鞭影”和“长辔远御”。幼时只知口头背诵的诗文,如今渐渐从文字上识得,有一种“重新发现”(rediscovery)的乐趣,诗文原来的意境以及背诵时候的情景双双叠现,父亲对此鼓励说:“记问之学不为学”,意思说仅用作谈资或为答问的肤浅知识算不得学问,要“入乎耳,箸乎心”才是。
   

   
    父亲通成公司时代的同仁董浩云善自为谋,此时已独力经营中国航运公司,业务日上,力邀父亲去主事总务,后更兼及诉讼文字和航运史等的定稿工作。父亲文辞犀利,孰褒孰贬姑且不论,一时在业界有“陆刀笔”之称,因而颇得董氏倚重;薪酬也较前大增,数年后得以与公司的另外两名高级职员同在上海蓬莱路新式里弄万象新村各购入一栋私宅,但是对丰俭,父亲对子女曾屡有中冓之言:“极俭可,略丰也可,大丰则不敢也。”今人会哂此话是迂腐的中庸之道,但若真个付诸实施,准可渐臻心安理得的境界。以后,父亲应董氏之召,调往香港任襄理兼总务,曾为资方拟出种种规章制度,力行罚不避贵,赏不遗贱,颇为董氏欣赏,但受到少数罔游于逸之辈抵制。办公室士气萎靡若此,父亲心灰意懒,兼之悬念沪上家人,才毅然提出辞呈。董氏几通函电挽留未果,父亲于1952年9月回到上海。
   
    父亲回来,与原来从事少儿出版的应启元合作,搞起中国第一家手风琴厂,取名“百乐”,想来当与“一边倒”学习苏联的大形势有关,俄曲多用手风琴伴奏。
   
    从本质上说,父亲是个文人,归宿不在商界。于是,应旧友徐懋庸的邀请,他在1956年应聘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当时社会科学院尚未分立)哲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法译汉的工作,算是遂了“重操旧业”的愿望。父亲在这儿经历了“反右”等政治运动,又潜心研究哲学,与“老徐”叔叔更是朝夕相处,无话不谈,诗词应和不断,我想这对于父亲了解商场以外意识形态领域的历史和现状,都有牖前通明的作用。父亲绝对是个刚烈的爱国者。
   
    在晚年父亲看来,政权的更迭,与其说是某一股力量的胜利,莫如说是另一股力量的失败,而焉知前一股力量不会来个“否定之否定”?
   
    他质疑卢梭《忏悔录》的真诚和真实性,认定其对后世的影响煽情有余,未必没有负面作用,更以卢梭早年丧母而形成的畸形性格,要我引作镜鉴;他在参加《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以及后来六十年代反修“黄皮书”的译编工作的同时,对文学翻译的爱好得以重续,曾对罗大冈先生的阿拉贡、艾吕雅等作品的译文,系统提出过意见和建议,蒙罗先生多有采纳,并从此磋商渐频;他曾与北大徐继曾先生合作译事,前几年我还收到过徐君后人寄来的旧译重版稿酬;他译的圣佩韦文论被我系伍蠡甫先生编入《西方文论》教科书;他和徐懋庸合译的三联版加罗蒂专著《人的远景:存在主义,天主教思想,马克思主义》想来对今日研究“西马”的学者仍有参考价值;他曾想全文译出都德的短篇小说集子《星期一的故事》,终因暴病而未臻其事;他一直想译的大盗亚森鲁宾的故事,久计成灵,幸亏后来由我友徐和瑾借去原文版译出问世,使中国读者知道法国有个比英国的福尔摩斯还厉害的角色……
   
    父亲喜爱北京的四合院,曾有意举家北迁。我投考大学时填写的第一志愿便是北大的法文系,见我已被复旦英文系录取,迁家之议始寝。
   

   
    父亲为人向来刚直狷介。我至今仍记得他如何正色训斥当年国民党浙江省省主席黄绍竑的女婿(也算个桂系“太子党”吧),当面称他是“猥琐小人”。对自从被鲁迅怒骂之后便鲜有好日子过的徐懋庸叔叔,父亲知他吸烟瘾大,即使在退休回沪之后,时将凭票购来的好烟积存后邮寄北京相赠。
   
    父亲这样的性格,在对知识分子如“万吨水压机”(父亲原话)般锤炼的政策面前,不免处处碰壁,自然早萌去意。所以,等我1962年大学一毕业,他即以“历史使命终于完成”为辞,立即退休回沪,并开始蓄须。这以后的三年,从“物理存在”意义上说,是我们父子最为亲密的三年。我当时已开始攻读研究生,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父亲必已准备好美食,吃完晚饭,双双步行到近处影院看一场电影……
发表于 2010-4-2 1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以后,父亲有种强烈的有产者恐惧症。故乡余姚的几椽老屋既是私产,又因年久破败,守屋亲戚时来索取维修费用,形成父亲的额外开支,实已成“暹罗白象”。1965年5月1日,乘我二姐夫公假有空,父亲便由他陪伴,亲去余姚,与民政部门洽商,把房屋无偿献交国家。5月17日事竣回沪。翌日,父亲重又按原来节奏起床,工作,傍晚时分照例外出散步一圈。他走过小食摊,见臭豆腐油亮可爱,食指大动。待臭豆腐下肚,突觉嘴干,便又食小冰砖一块。油腻和冷食夹攻,入夜,父亲突然腹痛如绞,旋被送进医院,二姐即电召我赶快从学校回来探视。不知怎地,我这时已有不祥预感,但在送父亲进手术室时仍一路随侍,举手握拳,想把力量传导给父亲,父子合力挺过这一关。手术四小时后,父亲胸腹部位缠满纱布绷带从手术室出,被推进病房。是夜,由我和二叔陪侍,父亲始终昏迷,只在神志完全迷乱之中,突问:“今天的报纸来了没有?”又急促地说:“祖宗在罚我。”长夜漫漫,陪侍中我也曾走到病房外晦冥的长廊,对着如水的月光和磊落星空,虔诚跪下,祈祷宇宙间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把父亲从“不曾有旅人返回的未知疆域”拉回来,还给我!然而,也许真是祖宗惩罚父亲献屋,也许是我对父亲尽孝不够,感动不了列祖列宗,他再也没有醒过来,直到次日(即5月20日)早晨7点25分,向扑倒在他身上的儿子的脸上呼出最后一息。
   
    父亲只活了62岁。我今年已经68岁了。这几天写这篇长文,东坡一首词里的几句,老是萦绕耳畔:
   
    “几时回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抹云”;于我,还另有一“对”,那就是,对一个人——我的父亲!(此文有删节,完整文章将刊于上海书店出版的《人间世》。)
   
【作者简介】
   
    陆谷孙  1940年3月生,祖籍浙江余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亚洲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主编《英汉大词典》(上下两卷),上卷获中国图书一等奖,下卷获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全书还获中国首届国家图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英汉大词典》补编和第二版分别在1999年和2007年出版。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国内外发表《中国的英语教育:二次叙事》(英语)、《传统与创新:论英汉双语词典编撰》(英语、汉语)《非理想化,非理性化,非文脉化:后现代之我见》等论文60余篇;发表英译汉《幼狮》《极乐城》《二号街的囚徒》等数十种文艺、文评及社科类作品,总字数逾200万以及《明式家具》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审校《上海市申博报告》等汉英、英汉译文多种;发表杂感小品不计。
发表于 2010-4-2 1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陆氏 打桩世家2008-10-23作者:蝴蝶仙子
杭州陆氏世袭打桩科教兴家创新楷模正当常州樟村陆氏修谱建祠之时,有一块杭州陆氏分支的祖碑在渡船村埠头现世,碑中记载了杭州陆氏分支一个打桩世家的渊源。虽然这只是一部家史,但反映出了百年来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社会发展史,更是浓缩了我国由农耕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科技进步史,杭州陆氏祖先意识超前,科教兴家,不但造福后代,亦被及社会。碑中记载了七十八世祖博泉公力排众议,杜绝短见,科教兴国兴家的言语,兹将原文摘录于此:亲故以廷瑞文学尚优,皆劝为觅一技,以助家计。先大父独持异议:以当今之时,科学日兴,非有专门学识,不能有所树立,若贪小利而失远图,必致贻误一生。振聋发愦,铿锵有声,百年之后,犹警后人。且观其效:在博泉公的教导下长孙陆廷瑞最早考入京汉铁路学堂,后任陇海铁路工务总段长。
幼孙陆廷俊,北洋大学毕业,任职至陇海铁路机务段长。曾孙陆祖荫,之江大学毕业,后任陇海铁路工务段长,两代之中由农民之中出了三个铁路段长,足见陆氏祖辈科教兴家的先见之明。后代少泉公更是以祖识高远,后世乃昌八个字作为排辈名序,以教育子孙。现在我樟村陆氏一致达成共识以此警句作为族训。秉承祖训,杭州一支分支更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方面卓有建树,八十世孙陆廷熙(杭州分支祖)为我国铁路最早建设者,当年他负责建造的西安铁路灞桥,打下的桥基木桩七十年不倒。其子陆祖荫五八年在我国第一座自力更生建造的大型电厂新安江水电站施工中,不顾当时苏联专家的反对,坚持采用自主创新方法进行施工,结果只用四个月建成新安江大坝围堰,使电站提前一年发电,为我国科学技术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卓著贡献。
当时新安江电力一直能供到常州,未曾想到冥冥之中亦为家乡送来了光明。此后杭州祖、识(见)父子两代又研究出T形、Y形等系列异形灌注桩,已在杭州到上海的多条高速公路和航道中推广使用,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中央电视台也为此进行过专访。三代打桩,堪称世家。由打木桩到打混凝土桩再到打钢板桩异形桩,陆氏家史又是我国桩基技术进步历史的写照。寻根溯源,杭州陆氏分支这一切都源自祖辈的先知先觉,意识超前,领导有方。也阐明科教大至可以兴国,小至可以兴家,我们缅怀先祖恩德之时,更要领悟祖先的苦心孤诣,做到科学昌明,与时俱进。附:陆氏祖碑原文清故参将先祖考讳鸿庆字博泉公之墓碑先大父博泉公,为人忠诚,秉性刚直,俭德可风,中年不幸遭杨洪之乱,常郡城陷,举家仓皇逃避,流离之苦,不可胜言。
先大母谈太宜人殉难。先严少泉公,时甫九岁,被拐无踪,随城七载,艰险备尝,年十五始脱险,流落杭州。一日途中见有常州刘公寓,因入探询,相与叙谈,始悉系先大父旧人寅好。当蒙刘公垂注,代致家书,先大父得信后喜望外,即赴杭垣,骨肉重逢,恍如隔世。一线之延,赖以不坠。因天地之洪恩,亦祖宗之余荫也。先大父积学有素,幼随先大伯祖顺庆公参赞宜兴都府戎机,资劳积著,迭膺保奖,嗣大伯祖故於任所。先伯母钱太宜人殉节,蒙大府保奏先大父继任。存升参府,功德在民,至今称道,解祖后授徒里阙,淡泊自甘,年六旬时,有同乡史大守月长先生慕先大父名,聘为幕友。因辞不获,随之湖北铁政局、银元局文案十有余年。主宾相得,适年逾七旬,气体尚健,公余之暇,辄以琴书自娱之。
先严株守里门,未有所就,一家生计皆先大父维持,孙廷瑞时年十八,值前清戊戌(1898)变政,极思谋以轻。先大父仔肩乃只身赴鄂,亲故以廷瑞文学尚优,皆劝为觅一枝(技),以助家计。先大父独特持异议:以当今之时,科学日兴,非有专门学识,不能有所树立,若贪小利,而失远图,必致贻误一生,还令守候数月,考入京汉铁路学,演后季毕业,即奉派至硅山,任铁路翻译职务。是时,先大父年已七十有四矣。讵料是年秋季即故于湖北银元局差次。幸其时先严亦服务局中,随侍在侧,遂礼成殓。权厝于江苏宾馆。越二年,扶柩回籍,归葬于常郡埠头之新茔。先祖太宜人暨先伯祖考妣皆葬于本郡北门外祖茔,今葬于先大父之墓旁者,为先继祖母王太宜人也。民国十年(1921)夏历秋九月,为先严七旬之辰,时廷瑞任陇海铁路工程段段长迎养差次,为谋洗腆,欢承莱彩,方冀期颐。
讵料寿庆次日,尔无疾而终。因遂遗命为便于春秋祭祀起见,未归葬祖茔,俟旅居定后,再卜佳城,乃暂厝於开封白塔寺。先大父生先严一人,兼讥大伯父为嗣,自家慈宋太夫人来归,生廷熙、廷瑞、廷俊兄弟三人,妹三人。长适闽侯朱梦龙,次适湖北李国铎,三迁闽侯卢毓生,今佥服务铁政,能自立。廷瑞等先后授室,生子:祖德等曾生六人,瓜瓞绵绵,方兴未艾。因先大夫德泽所留遗,亦由识原高远燕冀,贻谋所致也,今者窀穸已安,碑已树,秋霜春露,展拜松揪,虽聊尽敬祖之心,追远之意,而先人敬养培植之恩,未获报于万一,终天抱憾,有临风雪,涕泪耳谨记其崖,略利之於碑,并以祖识高远,家世乃昌八字,作为字辈,垂之久远,俾后之子孙,知祖字之,贻谋远大,永矢弗谖云尔,是为记。
民国十三年季春旦孙:廷熙、廷瑞、廷俊曾孙:祖培、祖基、祖荫、祖德、祖功、祖业熏沐敬立
发表于 2010-4-2 13: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有一门姓名学

    有一门姓名学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词是哪一类词呢?是作为专用名词的姓名。因为每一个人至少有一个名,在汉民族的词汇里,姓名超过其他词类总和的好几倍。现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4000多个,其中人名字占了将近半数;《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巨著,都不得不后附一个人名索引……如果有兴趣,您不妨试一试,看看从早到晚,自己一共提到多少个人名,计算之后,您会大吃一惊。   
    姓的产生是比较晚的,但名的产生却要上溯到“人之初”。人从其他动物中分化出来,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人类是以社会形态出现的,面对严酷的自然与猛兽,单个原始人的生存是不可思议的,成群的原始人在一起生活、劳动、交流思想,不互相称呼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有了最初的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字典,这上面说:“名,自命也,从口从夕。”意思是说,名就是夜间以口互答。虽然考古资料尚不能证明这一点,当时人们之间怎样称呼也不能推知,但人类一产生就有了名,这一观点是不可否认的。与名相比,姓的产生可晚多了。在中国的父系氏族公社时代有了姓,距今五千年了,欧洲多数国家近几百年才有姓,世界上还有许多民族至今没有使用姓的习惯,但他们用别的方式来替代姓。   
    姓名使用频率如此之高,姓名历史如此之久,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姓名一产生就参加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给社会以影响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以及自然界的影响。说姓名是人类活动的一面镜子,是恰如其分的。   
    姓名与语言学关系非常密切,很长时间姓名研究是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姓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专名学。语言学家对姓名的拼读、书写、变格等做了大量工作。   
    取名中的修辞手法是其他语言现象不能比拟的,人们总力图用一两个字表现最多的涵义,既追求名的形式,又追求其内容。修辞格的使用,同义词的选拣,音节的配合,真是丰富多彩。既然对联、谜语已经算是文学体裁了,那么,人名也应该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是诸多文学种类中最凝练、最简洁的形式。   
    历史学家与姓名打交道最早,姓名与人类同在,它的身上总是印着社会的烙印。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通过对姓名的研究,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原貌。中国历史学者通过几个古老的姓中“女旁”研究,证实了母系社会的存在。古人名与字互相解释,与人名有关的传说,历史上的避讳现象,文人多变的名号,由人名转移到其他事物的名称,都是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民族学、宗教学、地名学、法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把姓名作为研究的对象。邮电工作者、公安人员、教育工作者则是运用姓名最多的实践者。   
    人们对姓名的注意和记载,可以逆推到很远很远,姓名一直是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但作为独立的学科则是很晚的事。   
    16世纪,西欧国家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户籍和财产登记。这项工作的开展使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有了家系的文字材料,这为姓名学的兴起准备了资料。   
    19世纪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北美印第安人中间进行了广泛的实际考察,写出了划时代的《古代社会》,其中对姓名进行了深入、科学的讨论。从摩尔根开始,姓名学进入了系统的科学研究。   
    19世纪在“语言学故乡”的德国,姓名研究有了重大发展。1864年,《格林兄弟童话》的作者之一、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通过柏林科学院发起汇集古德语姓的运动,他倡议编纂了《德国专名学》。接着,埃瓦尔德?斯奇诺德尔教授写出《德国专名学》、《德国人名学》等重要著作。   
    19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英国人的姓名》、《姓名传奇》、《姓氏》、《姓的历史》等专著。姓名学从此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姓名学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国家相继成立了专门组织。1938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专名学国际会议,1949年在第三届专名学国际会议上宣布成立了国际专名学会。苏联《真理报》专门发表评论《怎样选择人名》。1962年至1975年有关姓名的论著竟多达4515篇(部)之多。   
    1968年4月,苏联召开了全国姓名学大会,出版了《人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姓名学》等姓名学专著。   
    在中国,早在东汉时已有了应劭的《风俗通?姓氏篇》,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姓名的专著。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关于姓名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却没有从理论上用科学方法研究姓名,基本是停留在对姓名的记录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了不少关于姓名的书籍,但姓名学依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马来西亚的萧遥天先生第一次以中国人名为对象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分析,写出了《中国人名的研究》,这是第一部以中国人姓名为对象的研究著作。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关于姓名的书籍也多了起来,但是,多数是古人资料的汇编,有许多则是将姓名与人生命运联在一起,充满迷信色彩。以科学态度研究姓名仅限于极少数专家、学者,而每天都在使用姓名的广大群众却并不知道自己姓名的深层意义。   
    说了半天,您不禁要问:那到底什么是姓名学?   
    简单地说,姓名学就是研究人类姓名,以及姓名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因为它年纪很轻,姓名学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它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哪些,这本身就是一个未解开的方程。   
    提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人名?谁都能回答,可是谁也说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上说:人名是用来区别人的个体的符号。这个解释能为许多人接受,但推敲起来,又不尽然。203、981起到了区别个体的作用,但说它是人名很难被人承认,如果只是“区别人的个体的符号”,为什么我们还要挖空心思为孩子取名呢?让孩子叫01082258769不就得了么?用数字和字母区别人为什么不行呢?另一方面,字、号算不算名?韩昌黎、王右军、李局长、史密斯上校,这“昌黎、右军、局长、上校”算不算人名?黑猫警长、唐老鸭算不算人名?二郎神、牛头马面,刁钻古怪、古怪刁钻,算不算人名?许多人给宠物起了人名,宠物不是人,但用的名是人名,这名还算不算人名?一个“什么是人名”,已经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了。   
    所以说姓名学是一门很深的综合学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为中国的姓名学而鼓而呼。在各学科强手林立、专题至纤至细的今天,姓名学是个冷门,是一块处女地,是容易展开手脚的领域,如果你不善于精耕细做,不妨来开拓这块沃土。   
    纵观世界,姓名学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在德国大学里已经有了姓名学专业教学。   
    在芬兰、冰岛等国家已经颁布了《姓名法》,泰国也有了《用姓名条例》,土耳其还曾制定出《姓法》。   
    瑞典试图用计算机为婴儿命名。   
    丹麦等国家用电子计算机整理号码编制组合成人名。   
    美国用微机为美国移民寻根。   
    ……   
    这是姓名的今天,它的明天呢?我们不妨想象一下。   
    人类社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姓名也在发展,它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既然从人类开始就有了名,它必然将伴随人类至终,一个完全没有人名的社会是不可设想的,将来的人名决不可能是1234、ABCD等抽象的符号,粗俗将为高雅代替,明天的人名必定更加丰富多彩,新的社会生活将加入姓名。越是封闭的社会,人名的使用率越低,而发达的通讯工具的应用与普及却可以使人人扬名天下。世界的开放,民族的融合,将使人姓名的形式日趋统一,姓名将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和美学意识。   
    姓主要是标志人类血缘关系,现在人们使用姓的观念日趋模糊,将来的社会是否可能取消姓氏,而用其他方法区别血缘呢?在发达的社会,区别血缘是更为必要的事。为了弄清家系,家谱曾在历史上红极一时,现在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更为清晰地说明人的血统,人类将有更为细致准确的族系档案。有了这样的族谱资料,防止近亲结婚、防止家族病、研究人类遗传基因、侦察破案,就方便多了。同时,姓就更有意义了。
发表于 2010-4-2 1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百家姓》、《千家姓》

    现代百家姓、外国百家姓要说这《百家姓》,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最少也能背得出前面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据说,《百家姓》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是宋朝初年杭州一位教书先生编的,当初只是供读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百家姓》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可见,《百家姓》名不符实,记的远远不止一百个姓。这本书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年纪大一些的人还能背得下来。   
    宋朝人王明清写的《玉照新志》中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王明清的这些话,告诉我们:一、《百家姓》产生于浙江杭州民间。二、产生的时间是宋朝初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当时,江南金陵(现在南京)有一个李煜为帝的南唐,浙江杭州有忠懿王钱(chù)的吴越,这两个地方小王朝争先恐后地向宋朝称臣纳贡,献殷勤。公元975年、976年,南唐、吴越先后被北宋吞并。《百家姓》看来就是在960年到975年这段时间内产生的。三、几个姓列在首位的原因。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列在最前;钱姓是吴越小王朝皇帝的姓;孙姓是吴越王钱正妃的姓;李是南唐皇帝的姓,南唐国虽然小,但又能欺负欺负比他更小的吴越,所以也得排在前面;周、吴、郑、王是钱其他后妃及他父亲钱(liú)后妃的姓。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秋日小雨》诗中提到了《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写作的灵感竟是来自《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陆游生活的南宋已经广为人知了。目前发现最早的印刷本《百家姓》是元朝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画对应而成。大家现在熟知的《百家姓》是明朝的产物。清朝版本的《百家姓》还附有图画,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及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人物图像。《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还有少数民族文字的译本,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百家姓》的排列体现了封建帝王的专制,以后各朝代为此目的都对《百家姓》的排列进行过修改。各朝都把皇帝的姓排列在首位,惟有清朝康熙年间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子的姓为首。   
    早在唐太宗的时候,吏部尚书高士廉,就把民间的“姓”收集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氏族志》,这本书被颁行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通婚结亲的依据。宋代人郑樵所著的《通志》,收录了两千多个姓。元代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则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吴沈所著《千家姓》收录了1968个姓。   
    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氏,没有统一的说法,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准确说法。《万姓谱》载有单姓30038个,复姓1619个。复姓中,有三字姓66个,四字姓两个。《中国人名大辞典》则集有4129个姓,其中单姓2288个,复姓1689个,三字姓143个,四字姓7个,五字姓两个。   
    因为中国姓氏远非几百个,宋朝时已有了《千家编》。明朝洪武年间,吴沈等人根据户部黄册编出了《皇家千家姓》,因为明朝是朱家天下,朱姓自然排到了最前面。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可惜这部书现在已经失传了。民国时庹(tuǒ)万民也编过一部《千家姓》。   
    不但记录姓氏的书很多,研究姓氏的书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春秋时的《左传》记载了当时命名的五种方法和六项规条,这可说是最早的研究姓名的记述。东汉时应劭写的《风俗通》,已经设有专门的《姓氏篇》,这是关于姓氏的第一个专著。唐代有林宝撰的《元和姓氏》。宋朝邵思著的《姓解》收集了3568个姓。明朝陈士元著有《姓》,“”读xī,是骨头制的专门解绳结的锥子。陈士元认为,姓氏诸说,纷乱如麻,非不能解开,故名《姓》。《姓》已有姓氏3625个。明朝凌迪知著有《古今万姓统谱》,除记姓氏外,还记前人生平事迹。清朝张澍著的《姓氏寻源》对姓氏的起源进行了考证,旁征博引,改正了不少前人著述的谬误。此外还有《奇姓考》、《姓氏急就篇》、《姓氏书辩证》、《姓氏考略》、《姓苑》、《姓谱》等著作,如果加上各家族的谱牒,那么,关于姓氏的书就多得数也数不清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版了不少关于姓氏的书籍。有慕容诩著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华云、纪林合著的《百家姓解释》,阎福卿等编著了《中国姓氏汇编》,严帆著有《新编百家姓》。台湾省的邓献鲸编了《中国姓氏集》。其中《新编百家姓》共收录姓氏3107个,台湾省的《中国姓氏集》收录姓氏达5652个,单字姓3484个,双字姓2032个,还有三字复姓146个。   
    对姓氏的研究是一项极为艰苦复杂的工作,众多的研究者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到底有多少姓氏是很难说得清的,从历代文献资料看,可查到的姓氏有六千左右,目前常见的有两千左右,其中许多姓氏现在已经消失了。有人在北京地区做过统计,在北京800万人口中,有1800个姓,常见的姓有400左右,而且绝大多数是单字姓,竟发现有400多个姓氏是以前没有记录过的。纵观姓氏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得出:由多到少,由复到单,由小姓到大姓,这样的变化趋势。   
    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根据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同年,中国科学院进行了有关姓氏的专题性研究。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新百家姓”中,“李、王、张”位居前三位。   
    虽然姓氏数量很多,但有的姓人口极少,有的姓人口很多,分布极不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我国汉族人口中占1%以上的姓氏有19个,其中李、王、张三姓,分别占了汉族人口的7?9%、7?4%和7?1%,这三个姓的总人口数就是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余下的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姓氏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5?5%。   
    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一百个汉族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是: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   
    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   
    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   
    叶阏余潘,杜载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   
    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   
    贺赖龚文。   
    咱们常用的《新华字典》最初所收的字一共不过6840个,可姓氏用字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姓氏一多,就有些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姓。   
    有这么一则笑话:山南县令的太太伍氏某次会见丈夫下属的妻子,问道:“你姓什么?”答曰姓陆,又问另一位,不巧姓柒,伍太太听了极不高兴,以为她们成心跟自己过不去,怒气冲冲地跑到丈夫那儿大发脾气:“我才姓伍,她们反倒姓六(陆)姓七(柒),再问下去说不定有姓八、姓九的呢?她们的姓个个比我大,简直气死老娘了!”   
    伍太太其实生错了气,中国的姓千奇百怪,姓什么的都有,她何苦因这事跟人家发火呢?事实上,汉姓中不仅有姓五、六、七、八、九的,还有姓一、二、三、四和十、百、千、万的呢;并且,大写的数字从壹到零也都有人姓。   
    华夏姓氏之中,最奇特的姓氏莫过于“姓”、“氏”二字也成为姓氏了,《汉书?货殖传》上有“临淄姓伟,訾五千万”,这里的“姓伟”并非是一个姓伟的人,而是一个姓“姓”名“伟”的五千万富翁。   
    《吴志》所载“北海氏仪,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者,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仕吴,官至侍中都亭侯。”氏仪是春秋时齐国一个大夫之后,住在今渤海一带。北海太守孔融觉得“氏”姓犯“民无上”之忌,劝其改姓“氏”,孔融是大官,大官的话,氏仪不敢不听,只得改“氏”为“是”,这才没影响升官。   
    《清稗类钞》搜集了不少稀有的姓,如:煞、额、卧、咩、芭、瞎、谟、褒、多多、米母、泪丁、秃八歹、苦鲁丁、天藉辣、唐兀乌密、哈刺吉答歹、主儿赤台乌祜卜领勒多礼伯台等等,这些稀有的姓,多数出自少数民族或是进入中国的外国人。这些姓后来多数简化为单字或是并入别的姓,所以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了。   
    别看中国有这么多的姓,可要是从全世界来看,却是姓氏比较少的国家。日本才一亿多人,可是姓就有12万个之多,当然了,最常见的也只有40多个。可是比起美国来,日本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据1974年美国社会保险署统计,美国竟有128655个姓氏,这已经不是百家姓、千家姓,可以说是“百万姓”了。有趣的是,这么多姓中,有44384个只有一人使用;有不少的姓只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其中姓A的有24人;姓Z的有4人;姓Q的和姓X的各有两人。美国是移民国家,其人民来自世界各地,姓氏多,姓得怪,也就不为怪了。美国人又好标新立异,有些姓是自己造出来的,为的只是新奇,追求知名度。   
    其他国家虽然没有中国式的《百家姓》,但是对姓氏的重视与研究一点不比中国差。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朝鲜:金、朴、尹。英国:史密斯、琼斯、威廉斯。俄罗斯:伊凡诺夫、华西里叶夫、彼德洛夫。德国:舒尔兹、穆勒、施密特。荷兰:德夫力斯、德扬、波尔。西班牙:迦西亚、费郎德兹、冈查雷斯。法国:马丁、勒法夫瑞、贝纳。美国:史密斯、詹森、卡尔逊。“姓”字为什么是“女”旁?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姓”字为什么是“女”旁?“姓”字,一个“女”加一个“生”,写起来再简单不过了。现在我们的姓大多数都是从父亲那来的,可这个“姓”字为什么却是“女”旁呢?不但如此,有人发现,在我们中国,越是古老的姓,有“女”旁的越多。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30个,几乎都带女旁,如姬、姜、好、妃、娅、娲、婢、嬉、姒、嬴、妫、姚,这些多数是上古时代著名的古代大姓。由此,有人推测,这个“女”旁,与姓的起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姓是怎样产生的?在弄清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说的是名的产生。名的产生远远早于姓的产生,在人类刚刚出现时就有了名。“名”是由“夕”和“口”组成的。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时的《说文解字》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黑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晚上天黑了,互相看不清面孔,因此用口自己报名,让对方知道。《说文解字》是从字形上对“名”的分析,从而推测“名”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以几十万、几百万年计算的,而文字的产生才不过是几千年的事,在此之前的事,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东汉时写出的《说文解字》,能对“名”的产生提出这样的结论是非常难得的,但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必须由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提出更可靠的论据。
发表于 2010-4-2 13: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社会面貌

    现代考古学和社会人类学已经能够大致勾勒出史前人类的社会面貌,科学家的资料一是来自地下出土的文物,二是对原始民族的考察。事实证明,人类刚一出现,就有一定社会组织形式,是群居的,单个的原始人是很难面对严酷的自然和凶猛的食肉动物长期存活的。既然是有组织的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没有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社会组织是无法实现的。使用语言,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区别一群人中的各个个体。大家围攻一只鹿,有人看到鹿向甲某的位置跑去,就高喊让甲某注意,如果甲没有名,他就不可能知道在喊谁,整个围猎就可能失败。大家一起抬一根木头,因人手不够,需要来人帮助,只要喊某人的名,他就可以过来帮忙,如果谁也没有名,听到喊声大家都得过来,那可不方便了。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具有人名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区别个体,以利共同劳动,共同生存,几乎是在人类社会出现的同时就产生了人名。   
    最早的人名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可能知道了,但通过一些处于原始社会的民族和文献资料,可以推测出,当时的人名是非常随意的,绝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追求典雅、讲究内涵,应该是与现在的外号差不多。   
    在人口很少、活动范围很小的蒙昧时代,人们之间的交际面是很窄的。这时候只要能把周围的人区别开也就足够了,但是随着人口的繁衍,生产工具的改善,这一群人经常要与别的人群发生接触,区别族群又成为必要的事了。单个人的名,完成不了这一任务,于是产生了整个氏族的族名。   
    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极低、对自然界认识甚少的时候,原始的宗族意识普遍统治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这个时候,几乎每个氏族都把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作为崇拜物,并认为自己就是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认为这种崇拜物是自己的保护者。这种被神话的物叫做图腾。氏族的名称,多来自于图腾。   
    人们把神化的自然物,刻成艺术品,制成头饰,编入舞蹈。图腾是一个氏族最易于区别其他氏族的特征。以熊为图腾的氏族,被称为熊;以狼为图腾的氏族,被称为狼。这“熊”、“狼”是氏族名,也是每个氏族成员共同拥有的名。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中记载: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印第安科曼赤人,分为狼、熊、麋、鹿、鼠等氏族。传说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黄帝驱使熊、罴、貔貅、虎等参加作战,这些野兽并不可能是真实的野兽,而是以动物为图腾的一些氏族。现存的姓氏中,有一些是以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一些非生物名称为姓,如英美常见的姓氏“雷切尔”、“德博拉”即源于“母羊”、“蜜蜂”图腾;葡萄牙的“拉波孔”(狐狸)、“洛博”(狼)、“卡翁”(狗)“莱奥”(狮子)等姓氏,日本的“龟、熊、虎、猪、鹤”等姓氏,也都同古代的图腾有关。这种现象反映了姓氏与原始图腾密切相关。   
    由图腾演变而来的氏族名就是姓氏的雏形。据考证,现有的凤、柏、龙等姓就是源自图腾。但是,由图腾转化来的氏族名,还不能算真正的姓,虽然它具有了区别人群的作用。在人类婚姻关系达到一定的层次,人们对婚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真正的姓才产生了。   
    最早的人类处于蒙昧之中,生产力极低,与之相适应,最早的婚姻形式是血婚制。度过漫长的蒙昧时代,人类开始朦胧地意识到,血缘相近的配合,产生的后代体力、智力都很弱。   
    在人类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道理,有意识避免近亲性交时,区别血缘关系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时候,在历史需要区别血缘关系的时候,姓真正的产生了。有了姓,能否通婚就很清楚了。   
    对于“姓”,《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因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这个解释说的是,“姓”是个形声字,其中的“生”只是表示读音,意义是从“女”得来的,“姓”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的共同标志。   
    我国古老的姓,如姬、嬴、妫、姜、姚、姒、、等,都有“女”旁,这些古老的姓也告诉我们,人类曾经有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姓”字,由“女”和“生”组成,意思是,由母亲而产生的。后来母系社会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退出历史大舞台,有一些带有女旁的古老的“姓”字,却一直留到现在。   
    当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时,孩子的姓也由母系转变为父系,这时候,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资料开始有了一些剩余,私有观念也随之产生,为了把剩余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婚姻产生了,姓也有了新的意义??确定财产继承权。   
    这个时候,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找到。   
    这是中国姓产生的过程,而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姓产生很晚,北欧一些国家直到19世纪才使用姓,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直到现在还没有使用姓,但他们采用联名制和其他方法替代了姓的作用,在其他章里我们再谈。
发表于 2010-4-2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姓不等于氏

    姓不等于氏现在人们经常使用“姓氏”这个词,于是许多人认为姓与氏就是一回事。其实,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氏”是个偏义词,在这个词中,只有“姓”有实在意义,“氏”只起补足音节、组成双音词的作用,并没有实在意义。但是在历史上,氏曾经具有特殊的含义,古代姓与氏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搞清楚它们的关系,我们得先说说姓。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姓源于母系社会,早期的姓出自氏族的图腾;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从时间上,姓的产生远远早于氏。在私有制产生时,姓已经具有三种基本功能:第一,区别氏族;第二,区分婚姻;第三,认定财产继承权。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姓又有了新的职能??标志等级。在原始公社时期,大家一切平等,使用姓名的权利也是平等的。到了奴隶社会,姓成了奴隶主的专利,因为只有奴隶主贵族才有财产和尊贵的地位需要有人继承,那些平民和由战俘或负债平民转化来的奴隶,既无财产又无地位可言,姓的权利也就被剥夺了。古书上的优孟、庖丁、弈秋、匠石,都没有姓,“优、庖、弈、匠”只是他们的职业。商和西周时代文献上的“百姓”,与现在说的“平民百姓”意义截然不同,那个时代的百姓是贵族的另一种称谓。《礼记?坊记》中有“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妾是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到的,而且连姓也没有,假如这个“妾”是有姓的一问便知,就用不着占卜了。   
    一个贵族如果有几个儿子,继承财产与继承地位,就可能出现纷争,谁都想多得,而像爵位这些东西又不能劈成两半儿。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我国西周实行了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即在王公贵族的诸多儿子中,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其他儿子挨着往下排,女子则没有继承权。嫡长子及其儿子称为大宗,其他儿子的家族称为小宗,小宗是大宗的下属。这样一来,王公贵族的后代像一棵大树一样,枝枝蔓蔓,分成许多支派,而这些分支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因区别大宗、小宗的贵贱等级的需要,才出现了“氏”。氏实际是姓的分支,但氏当时的主要作用并不是区别血缘,而是分明地位,这样氏与姓的作用又不完全相同了。周朝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当时女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婚、生孩子,所以,姓比氏重要;男子称氏,而不常称姓,因为男子要继承爵位分割父亲的财产。姜尚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尚姓姜,但以吕为氏,所以又称为吕尚。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同氏之间是可以结婚的。   
    从西周进入春秋,是我国姓氏的一次大变革。这段时间大的姓也不过妫、姒、子、姬、嬴、己、任、、祁、芈,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20多个。但春秋战国,一下子冒出了数不清的氏,大约有一千多个。这些氏大部分演变成为现存的姓。有的发展成为人口近亿的大姓,有的在历史过程中消失了,有的改来变去,成了别的姓。   
    氏的最重要来源,出于贵族的封地。   
    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周王“封建诸侯,以屏藩周”,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的有卫、鲁、郑、晋、燕、吴、虞、虢,其中的晋战国时分为赵、魏、韩三个国,姜姓的有齐,嬴姓的有秦,芈姓的有楚,子姓的有宋,姒姓的有越,妫姓的有陈。这些诸侯又把领地分成小块,分封给自己的子弟、臣属,为了区别大宗、小宗,这些诸侯国名和诸侯国内封地名多数成为氏的名称。周文王第三个儿子管叔鲜受封于管国,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封于晋国,管叔鲜和唐叔虞分别成了管、晋两个氏的始祖。夏商时期,以国为氏者有杜、雷、顾、阮、韦等姓,周朝就更多了,我们熟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如齐、鲁、宋、邓、韩、魏、赵、吴、陈、蔡、卫等国家名称,今天都成了大姓。诸侯国的封地再往下分给卿、大夫,这种封地称为“采邑”,“采”读cài,采邑中的土地与奴隶,归卿、大夫所有。这些采邑名,也陆续演化为氏,如刘、冯、卢、崔、范、商、邯郸等皆是以采邑为氏。周代讲究公、侯、伯、子、男五爵分封方式,与之相应的则为国、邑、关、乡、亭五等封地。关、乡、亭之名也像国、邑一样,被受封者和其子孙取以作为氏。如苏、毛、温、尹等是以关名为氏;阎、陆、裴、郝等是以乡名为氏;欧阳等则是以亭名为氏。   
    氏的第二个来源是职官。   
    周代朝廷中专管占卜的官叫太卜,太卜的属员叫卜人,他们的后人就以卜为氏。专管收藏冰块的官叫凌人,后来凌就成了氏。太史是负责记录帝王言行和国家重大事件、管理宫廷典籍的官员,是当时的文化集大成者,西周的太史尹佚对王朝有功,人称史佚,他的子孙就以史为氏。孚周任钱府上士,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银行行长,其后代便以钱为氏了。庾、宰、张、甄、祝,都是以职务、官职为氏。西周设掌管土地、军政、工程、官吏、刑狱的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五官,这些官名均被后代取以为氏。管粮官的后代姓粟,管马者子孙姓牧师,还有军、仓、监、谏等氏,都是出于官名。   
    氏的第三个来源是居住地。   
    秦穆公的名臣百里奚,住在百里乡,就以百里为氏。姜太公的后代住在营丘,便以丘为氏。崂山古称劳山,住在劳山的人就以劳为氏。黄帝葬在桥山,为他守陵的人称为桥氏,后改为乔氏。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西郭、南郭,北郭,这四郭也成了氏。春秋时,郑国大夫居住在西门的,就称为西门氏。钟离、邹、邾(朱)、章、瞿、罗等本是小国,这些小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氏。   
    以居住地为氏的,多是没有资格分封土地的人,他们在当时都是地位较低的,只有居地没有封邑。   
    氏还有一个来源是祖、父的名字或谥号。   
    楚国的申包胥的子孙以他的字中的“包”为氏。春秋初年,郑武公的小儿子叔段被哥哥打败后逃往国外,其后人以段为氏。春秋时,鲁国人端木赐,字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后代以贡为氏。依周朝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不能再称公孙,只得以祖父的字为氏,如果祖父无字,则以名为氏,如周平王的一个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为氏;齐文公的儿子有个叫公子高的,他的孙子高溪就以祖父的名为氏,称高氏。帝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其后人中有一支以胡为氏。姜尚被周武王尊称为师尚父,意思是:师之、尚之、父之。姜尚的后人有一部分以尚为氏。   
    以祖、父的名字或谥号为氏的,要么是诸侯嫡长子之外的旁支,要么是大夫一类的官员。   
    以技艺为氏。   
    晋国人屠蒯擅长杀牛宰羊,技艺高超,其后人以屠为氏。专职占卜的商朝大臣,奉祀天地鬼神,为人祈福禳灾,后便以巫为氏。其他诸如陶、甄、匠、优、卜等氏皆出于技艺。贾氏源于经商,索氏源于制作绳索。   
    在氏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使用氏随意性较大,有一个人用几个氏的,有几代人不同氏的。商鞅称卫鞅,又称公孙鞅,商、卫、公孙都是氏。公孙鞅的儿子叫公子丰,公子丰的儿子叫公孙段,公孙段的儿子叫丰施,一条根下来的几代人却用了不同的氏。   
    经过西周至春秋的大动荡,到战国中期,人们已经不再区别姓与氏,姓的作用已经完全为氏所取代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发生变革,贵族垄断姓氏的局面被打破,人人都有了使用姓氏的权利;二是人口增加很快,原有的姓已经不可能起区别的作用了。   
    到了汉代,所有的姓、氏统统被称为姓。“姓氏”成了偏义词,但这以后所说的姓,实际上绝大多数是战国之前的氏。现在我们称秦始皇名是嬴政,可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及生,名政,姓赵氏。”看得出来,司马迁的时代,姓与氏已经分不太清楚了。从这个时候起,一般不再使用氏,而统统称姓。从此以后不再有人问“你是什么氏?”而是问“你姓什么?”“您贵姓?”   
    需要说的是,最早的“氏”与春秋战国的“氏”意义完全不一样。从传说与文献看,上古时代有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共工氏、太昊氏、少昊氏等等。这时候的氏其实是有贡献、有名望的部落酋长的尊称,并没有半点儿后来氏的意思。   
    氏被称为姓之后,“氏”这个词又有了新的意义。西周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汉以后颠倒过来,女子称为王氏、李氏或在本姓之前冠以夫姓称为××氏。有造诣、有影响的人也可以称为××氏。同姓是不是一家子?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发表于 2010-4-2 13: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姓是不是一家子?老李与另一个老李见面了,握握手,互报姓名之后,“哦,咱们还是一家子呢!”大家格外亲近,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许多人认为,同姓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几百年前是一家子。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古代小说中的壮士常拍着胸脯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家是也。在宗法观念极强的中国,改名换姓是一种极大的不得已,甚至是辱没了老祖宗。但是,历史如烟,沧海桑田,世界在变,姓氏也在变。两位老李是不是一家子,得听我细细说来。   
    中国的姓氏产生的原因很多,许多同姓不是同出一源。如,先后有20多个姓氏改为汤氏,其中最大的有,杨姓改汤氏,温姓改汤氏,唐朝的唐改汤氏,更姓改汤姓,韩姓改汤姓。戴姓是一支西周初年封的戴国后裔,春秋时戴国被宋国灭掉,戴国人以戴为姓;另一支是宋国宋戴公的子孙,宋戴公的儿子以父亲的谥号“戴”作为姓氏。夏朝有个甘国,位置在现在陕西省户县一带,甘国国君的子孙就以甘为姓;周朝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被封在甘,这个甘是现在河南省洛阳一带,其子孙也以甘为姓。上面说的戴、甘两个姓,其来源并不一样,祖先并不相同。   
    特别是人口多的大姓,大多数都有好几个来源,可见,许多姓并不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   
    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是传说中的两个部落首领,大约在五千年前,以这两个部落为中心,华夏族开始形成。那时候,他们活动的地域很小,不超过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新生儿死亡率极高,人的寿命又短,人口是很少的。到了汉朝,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汉族的名称才确定下来。发展到今天,汉族已经拥有十几亿人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几乎世界各国全有汉族人。形成这样大的民族,人口的自然繁衍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外族人口的加入。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都有胡人血统,都不是纯正的汉族。《三国演义》中说吴国的孙权是“碧眼紫须”,曹操骂他“碧眼儿”,这孙权就是一个“混血儿”的样子。《水浒》中的“紫髯伯”皇甫端、“金毛犬”段景柱,也是“外国人”的形象。虽然说文学作品并不能当成历史真实看待,但起码说明了写作的当时,有大量外国人加入了中国。   
    外族的加入使得汉族姓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五胡十六国时,刘渊建立过一个汉国,刘渊本是匈奴人冒顿单于的后代,汉高祖刘邦曾把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因此刘渊自己也有了刘氏,他的后代也因此加入了汉族。   
    南北朝时,北方草原的鲜卑族人南下中原,并建立了称雄一时的北魏王朝,北魏的强大是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分不开的。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法令形式推行汉化,下令鲜卑族的118个姓都改为汉族式的姓氏。孝文帝本姓拓跋氏,改为元氏,皇族独孤氏改为刘氏,普乃氏改为周氏,丘林氏改为丘氏……   
    翟、戎、安、尉迟、宇文、长孙、呼延、慕容、万俟,这些姓,南北朝之前的古书上是找不到的,这些本来就是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后来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这些部落名称也就成为姓氏。这些姓是从“娘家”带来的。   
    尉迟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在南北朝时,从北方草原进入了黄河流域,整体加入了汉族队伍,尉迟这个姓也被汉族接纳了,进入了《百家姓》。宇文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传说有一个叫普回的头人,在打猎的时候拾到一颗玉玺,上面刻着“皇帝玺”三个字。普回以为是上天神授,于是自己号称宇文氏。当地人称天为“宇”,称君主为“文”,“宇文”就是天子的意思。东晋时宇文氏进入中原,加入汉族队伍。呼延源出匈奴,东晋时,匈奴呼衍部落进入中原,以部落作为姓氏,音变为“呼延”。   
    中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国。天竺国人到中国定居后,以竺为姓。隋唐时,西域有个米国,位置在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当时有不少米国人到中原做生意,后来就留在中国了,他们取姓为米。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现在有56个民族,在与汉族交往中,有许多少数民族采用了汉族取姓的方式。如朝鲜族、回族都有李姓,蒙古族、回族都有姓白的,许多民族都有姓张、王、李的。   
    古代帝王还常常把姓作为奖赏,赐给臣下,这也造成姓的分化。   
    中国航海史的骄傲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马三保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明永乐皇帝赐他姓郑,从此以郑为姓。唐朝沙陀部落人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而被赐姓李。五代时,他的后代李存勖建立了后唐。
发表于 2010-4-2 13: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紫渊 于 2010-4-2 15:07 编辑

第一部分本来没有姓“佘”的

    本来没有姓“佘”的,只有姓“余”的,东晋时,有个人叫余讽,他和晋明帝一起议论朝政,那位皇帝老爷忽然两眼瞪着他,说:“余者我也,讽者讥也。卿为此名,欲为朕之敌人乎?”余讽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叩头谢罪,说自己姓得不对,名也有错误。明帝当场“赐”他姓“佘”。把人家的姓给割去了一截。从此出来个佘姓。   
    战争、饥荒、动乱、迁移也使不少人改变了姓氏。   
    刘邦的谋士张良,本是韩国贵族,秦统一中国后,六国贵族自然不服,张良就与刺客在博浪沙这地方刺杀秦始皇。刺杀没有成功,秦兵到处追缉他,他就改姓为张,作为掩护。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被刘邦和刘邦老婆吕雉害死后,他的子孙怕受追杀,不再敢称自己姓韩,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姓,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取“韩”的一半,改成姓“韦”。   
    司马迁是陕西韩城人,可是在他的家乡却找不到姓司马的人。司马迁本来是太史令,官虽不算大,但日子过得也不错。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与匈奴作战,矢尽粮绝,不得支援,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的功过说了几句话,结果被汉武帝阉割下狱。司马迁怕自己的后代受连累,就在姓中“司”字左边加上一竖,让大儿子姓“同”;在“马”字左边加上两点,让二儿子姓“冯”。于是,司马迁的后人与“司马”这个姓绝缘。   
    葛氏本是伯益之后,夏朝伯益被封为葛伯,于是以葛为姓,后来葛国被灭,葛氏的一支逃亡到山东诸城,改姓为诸葛,意思是:诸城之葛姓。   
    歌唱家朱明瑛并不姓朱,而是姓张,她的祖父抗战时任国民党河北省主席,父亲曾任傅作义的少校军官,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她家成了“文革”中清查的对象。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把朱明瑛送给姨妈抚养,她就随姨父姓了朱。粉碎“四人帮”后,朱明瑛向父母提出恢复原来的姓,父母不同意,说:“全国都知道有个朱明瑛,要是改了,大家还以为又出来一个张明瑛呢!这是给大家找麻烦。”   
    最感动人的是林伯渠、邓子恢两位革命老前辈的儿子改姓的故事。   
    1934年,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战马上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胸前背后是两个婴儿。她急匆匆赶到会昌城堂嫂家,她告诉堂嫂:“这个孩子姓林,刚生下来14天,是我的儿子;这个刚出生3天,姓邓,也是红军的后代……”这位女红军就是革命家林伯渠的夫人。1949年,组织上找到了那位“堂嫂”。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一个在烟厂当学徒,一个当了小裁缝。根据当事人的记忆,邓子恢认下了小裁缝,给他取名邓苏生;林老认下了另一个,取名林秉苏。过了不久,有人发现,林秉苏这孩子长得越来越像邓老。而邓苏生呢,怎么看怎么像已经牺牲了的林老的爱人。仔细一看,果然是搞错了。于是,两位革命老人更换了儿子。按理说人换了,姓也应该换,可是他们说:我们是革命后代,叫什么在哪家生活都是一样的,就不用再改了。最后谁也没有改姓。以后,邓子恢同志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处境十分困难。偏偏是在这时候,林秉苏把自己的名改成了邓瑞生,表示对父亲的崇敬与信任。而不是邓老亲生儿子的邓苏生,却坚持姓邓。   
    由于收养关系而改姓的就更多见了。   
    当年曹操大宴铜雀台时,令曹氏、夏侯氏的大将站在一边,身着红色战袍;其他姓的大将站在另一边,身着绿色战袍。双方来个大比武。有人问了,为什么姓夏侯的要与姓曹的归为一方呢?原来,曹操的父亲本不姓曹,而是姓夏侯。因为过继给了曹家,才姓了曹。曹操与夏侯诸将,本来是一家人。   
    宋庆龄的父亲原来也不姓宋,到了他的家乡海南省文昌县昌洒区古路园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宋庆龄的父亲叫韩教准,他12岁时过继给了无子女的舅父,从而改变姓名为宋嘉树,别名耀如,因为是基督教徒,还有个英文名叫查理宋。他随舅父到美洲做生意,回国后成为上海有名的实业家。他与倪桂珍女士成婚后,生育子女六人: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这些子女都姓宋。   
    “活济公”游本昌说得更有意思:“现在人们叫我济公,尊敬一点儿叫我活佛,正经一点儿叫我游本昌。我都应了。可是冤枉了我,我本应该叫叶游本昌。叶游这个姓,您在《百家姓》里查不着,这是我父亲的专利。我爷爷入赘到游家,生下我父亲,但爷爷为了保持叶家血统,仍叫父亲姓叶。父亲给我取名时用的是叶游本昌,叶游这个姓既保住了本来的姓,又不断游家根脉。我的本昌,表示本来就吉祥昌盛,人丁兴旺的意思。”   
    像叶游本昌那样的两个姓一起用,其实古以有之。浙江省就有一个特别偏的姓??陆费,这个姓的来由是这样的:当地一个陆氏家族中从来没有人做过官,有人能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一直是这个家族的心愿。后来,这个家族的孩子被过继到费家。不久之后,这家孩子里果真出了一个当大官的。为了告慰先祖,他们就在费姓的前面加上了陆姓,从而改姓“陆费”。   
    皇帝家的人,也有改姓的。乾隆皇帝有个女儿,可惜这位公主脸上有块黑痣,据相面先生说,这块痣主灾,而破灾的惟一办法是将公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这可就难办了,比王公大臣还要显贵的是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孔府。孔府衍圣公可以在皇帝面前不下跪,上殿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可是问题又来了: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皇帝想了个招,将女儿寄养在中堂大人于敏中家,改个姓,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了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称为于夫人。   
    另外,有些偶然的原因也能使人改姓。   
    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子孙中有的留下来守陵,就称为桥氏。南北朝时,西魏的丞相宇文泰有个属下,叫桥勤。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姓的木字旁改成“乔”。说是取“乔”字的“高远”之义。桥勤不敢不从,只得姓乔。   
    汉字的读音、字形演变,也是造成姓氏改变的原因。   
    阎、闫本是两个姓,现在没有人区别了,姓阎的也常常写成“闫”,图的是省事。岳、原来也是两个姓,现在很少有人用“”,因为写这个字太麻烦,其实有些姓岳的本来是姓。由于汉字简化造成这种合二而一的姓,还有后、後,郁、?,钟、锺。   
    “费”作为姓原来有fèi、bì两个读音,来源自然也不相同。读fèi的出自嬴姓。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被封在费(现在山东省鱼台县西南),伯益的二儿子若木继承费国君位,若木的后代就以费为姓。读bì的费,源出姬姓,春秋时,鲁僖公为了奖励帮他上台的季友,把费邑(现在山东省费县北)赏给了他。季友的后人以邑为费氏。   
    从上面看来,有许多同姓并不是出自同一血缘,可是不同姓的倒反而有是一家子的可能。也许你认为探究姓是否出自同一祖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并不正确,现在已经有遗传学家利用姓氏的变化,揭示了人类遗传的密码,也有历史学家在研究人类迁移的过程,这些研究将揭开许多人类未解之谜。为什么有的姓人多,有的姓人少?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为什么有的姓人多,有的姓人少?以前有“张王李赵遍地流(刘)”的说法,意思是说,张、王、李、赵、刘是人口最多的姓。最近统计与这种说法稍有出入,人口最多是李姓,占总人数的7?9%,将近1亿人,往后依次是王、张、刘、陈、杨、赵,这些姓的人口都接近亿。可有些姓人很少,如昃姓,仅见于山东淄博市的博山一地,《百家姓》中的墨、况、空、山、贡等姓,也极少遇到,《中国姓氏汇编》中共收入了单姓、复姓5730个,其中有3653个是罕见或消失的。姬、嬴、子、姒等姓在历史上都很有名,现在却不多见了。调查显示,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100个常见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3000多个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出现上面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分析起来,觉出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现象与中国的政治、历史、人口增长特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说来,现在人口多的姓,产生的历史都很早。   
    李姓是少昊时代皋陶的后代,在商朝就出现了李姓;赵姓出现于西周;张姓出现于少昊时代;刘姓出现于帝尧时代;陈姓是舜的后代,出现于西周初年。这些姓的历史都超过三千年。有些罕见的姓是因为出现较晚。如博山的昃姓是明亡后山东青州府的明王后代改姓而来,历史不过300多年;东方这个姓,始见于汉武帝时的东方朔;帅姓始见于晋武帝时,爱姓初见于唐。这些姓相对来说历史较短。   
    那些人口多的姓,不但历史长,且许多并非出自一支,而是有几个来源。   
    秦朝以前国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代有不少取姓为王氏的,商末有王子比干、西周有王子晋,战国时有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等,他们的后人都是后来的王姓。张姓的祖先是少昊时代弓箭的造制者;春秋时晋国大夫解侯又称张侯,他的子孙也以张为氏;秦朝的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为避祸改韩为张姓;三国时大将张辽本是聂姓,也是因避祸改姓张。相传尧的后裔中有一支被封在刘国,以国为氏;刘姓另有一支出于姬姓,周匡王封小儿子王秀于刘邑,后来以刘为氏;还有一支刘氏,出于春秋时晋国的杜氏。   
    因为产生早,支源多,所以这些姓人口较多。元朝末年,大臣伯颜为维持蒙古贵族的统治,曾经提出杀尽张、王、刘、李、赵五个姓汉人的主张,可见元朝时,这些姓在全国人口中已占绝对优势,对蒙古统治者造成了重大威胁。   
    有些姓历史很长,原来人口也很多,可是现在却不多见了,这是因为什么呢?   
    姓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形态相适应的,西周到战国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许多古老的姓在这时候分化出许多氏,以后这些氏成为姓,那些古老的姓反而少见了。   
    姬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之一,起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姬姓是周朝的统治者,当时人口很多。但在西周初年,周王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大多以国名为氏,如,吴、卫、于、郑、蒋、曹、蔡、周等姓,而姬姓反而不多见了。   
    姜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相传炎帝以姜为姓,也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姜尚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受封于齐。后来由姜姓分化出吕、丁、高、焦、洪、贺、纪、岳、晏、国、丘等姓。   
    嬴姓为帝舜所赐,曾由嬴姓分化出赵、黄、江、廉、梁等姓。嬴姓建立过强大的秦帝国,秦之后,嬴姓许多改为秦氏。   
    人口多的几个大姓氏,多曾在政治上得到过特殊的优越地位。李姓建立过唐、南唐、后唐。刘姓建立过汉、后汉、北汉。赵姓在春秋时是晋国的重臣,战国时是七雄之一赵国的统治者,以后建立过宋朝。王姓建立过短期的新朝,魏晋南北朝时的王姓与谢姓是兴盛的姓。魏晋南北朝的王、谢,唐朝的崔、卢、郑都被称为望族大姓。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人口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古代帝王、权臣都是妻妾成群,其子孙也必然比平民百姓多。唐太宗有14个儿子;唐玄宗有子女59个,其中儿子30个;宋徽宗有子女65个,其中儿子31个;明太祖朱元璋有子孙42个,其中儿子24个;康熙皇帝有子女55个,其中儿子35个。朱元璋一个人的后代繁衍到明末,二百多年间,竟已达十万之多。   
    封建帝王还常把姓赐给有功的臣子,这样使许多人改为与帝王同姓。西汉初的娄敬,因助汉刘邦定都长安有功,被赐姓刘。燕王丹的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   
    古代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采用汉姓时也多借用帝王与名门望族的姓。晋时刘渊本是匈奴人,率部族入中原时,采用刘姓。清皇室爱新觉罗氏在民国初年采用汉姓,大部分姓了金或艾。   
    封建社会的家臣、奴仆一般都随主人姓氏。   
    东汉后期,大地主中发展出一个特殊阶层:门阀大族,他们在中央和地方享有特殊地位,出现了以姓氏门第论人品的现象,只要出自名门贵姓就可以在做官、取仕上占优势,而孤门细族即使有才有德也只能为下品。这种现象在中国延续了几百年之久。中小地主为了得到升迁,多依附门阀大族,也有的人为提高社会地位变易姓氏。
发表于 2010-4-2 13: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政治地位低的姓氏

    政治地位低的姓氏,多处在偏僻地区,生活贫困,繁衍困难。政治上失败的人则常被灭族或改为他姓。明亡之后,许多朱姓为避杀身之祸改为姓李。韩信被吕后杀害后,其后代逃往南方,以“韩”字的一半为姓,改为姓韦。绝大多数人口相对很少的姓氏,往往显示出相对隔离的地域人群的特点,呈岛状分布,常常只存在于某一较封闭的地区。   
    古代复姓较现代多出许多,东汉时的《风俗通义》中收500个姓,复姓有150个,占了三分之一;宋初的《百家姓》收500多姓,复姓减少到60个,占十分之一;而现在的复姓仅占所有姓数目的3%,且人口都很少。复姓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简便,改复姓为单姓便于交际。闻人改为姓闻,第五改为姓第,东门,改为姓东,贾正改为姓贾,子张改为姓张,羊舌改为姓杨,有的欧阳改为姓欧。   
    姓氏人口的多少,还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人口可以呈指数增长,2变4,4变16,基数越大,增加越快。人口多的姓与人口少的相比,代数越多,绝对数字落差越悬殊。假如,一个村子有张姓10人,吴姓6人;100年后,张姓可以繁衍为1280人,而吴姓为768人,两姓人口绝对差距加大。人口少的姓更容易在某一地区绝嗣,而人口多的姓呈良性循环,人口越来越多。清朝中叶,中国人口一下子从1亿多猛增到4亿,原因是康熙五十一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税”的政策,由于这个政策的影响,原来基数大的姓,人口总数大大增加了。基数小的姓,人口总数相对则较少。   
    一个地区的人口,达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允许的饱和数量时,人口就不再增加了。当有外流条件时,接受移民地区人口急剧增加,而输入人口地区人口并不减少。清末我国山东向东北流出了大量人口,但山东人口还是很多。英国曾向美洲、大洋洲输出大量移民,现在受移民区人口是本土的几十倍,但英国人口并未减少。   
    我国明朝末年,福建、广东居民大量移居东南亚和台湾。因历史原因,福建、广东陈、林等姓就较多,由于移民,使这些姓氏的人口大大增加。清朝中叶以后,河北、山东居民大量迁往东北,张、王、李等姓,在河北、山东本来人口就很多,迁移之后,这些姓人口总数更加多了。   
    姓氏本来是从一个一个地区分别产生的,经过几千年的流动,现在还能看到姓氏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在福建、广东、台湾,陈、林、黄、詹较多;江浙一带,吴、顾、周、翁、童、茅较多;中原一带和东北,王、李、张、赵较多。   
    姓氏人口不均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实繁杂纷复,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有许多谜等待解开。帮您寻寻根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帮您寻寻根可能每个人都想过,我为什么偏偏姓这个姓?这个姓是怎么来的?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几乎是人人都有的愿望。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许多人沿历史的长河向源头上溯。可是历史之河实在太长了,许多史料失散了,许多真的与假的混在一起,难以分辨。历史它就是这样的严酷。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总有蛛丝马迹可以寻觅。下面介绍一些姓的起源,有些可能不是真正的源头,但它是历史。我们就当历史故事听听吧。   
    目前,中国人中姓李的人最多,大约占了汉族人口的7?9%。咱们就先说说李姓。   
    相传帝尧时,有个叫皋陶的人掌管司法,当时这种官叫大理。皋陶制定了五种刑罚,他不但善于断案,身边还有一头独角兽,这头奇兽善于辨别疑案,见到有罪的人就会用角去顶,无罪则不去碰。因为这样,皋陶处理案子从不失误。以后皋陶的子孙世代做大理,被人们称为理氏。到了商朝末年,执法不阿的理氏后人理徵,因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理徵的妻子带着幼小的儿子理利贞逃走了。母子二人无钱无食,幸好遇到一片李树林子。正当果子成熟,母子以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利贞不敢再称理氏,于是改称李氏。利贞的子孙后来在周朝做了官。   
    如果按这个传说推算,上溯到李利贞,李姓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如果从皋陶算起,那就应该有四千年了。   
    到了唐朝,老李家出了皇帝,常把“李”作为奖品,赐给有功的臣子,许多不姓李的也姓了李。突厥人朱邪赤心,就受到这样的赏赐改为李国昌。以后李国昌的后代李存勖建立了五代的后唐。   
    王姓在诸姓中坐了第二把交椅。秦朝以前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就称为王氏。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晋、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王子无忌,他们都有子孙称为王氏。由于来源多出,所以王姓子孙众多成为大姓。   
    张是第三个大姓,“张”,弓长张,在古代文字中,“张”字就是一个人拉开弓准备射箭。相传五千年前,今山东西南一带有位部落首领叫少昊,少昊的儿子公子挥发明了弓,在当时弓箭是远距离兵器,是最厉害的武器,因此他被封为弓正,弓正就是专管造弓箭的官。他的子孙就以张为姓了。   
    另外,春秋时,有个晋国大夫解侯,字张,又称张侯,他的子孙就以字为氏,也姓了张。   
    刘邦手下有谋士张良,张良本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姓姬,因谋杀秦始皇未成而被通缉,这才改姓张的,他的后代也姓张。   
    刘姓有三个来源。   
    相传帝尧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现在河北省行唐县)。夏朝孔甲时,这一支的后裔刘累曾经跟着豢龙氏学习养龙的本事。孔甲封他为御龙氏,让他驯养四条龙。这种龙估计可能是鳄鱼。可是刘累养龙的技术并不高明,没多久就养死了一条母龙。不久,孔甲要看龙表演。本来是四条龙两两对舞,现在只剩下三条,刘累就让它们轮流上场。孔甲一看起了疑心,刘累觉出势头不对,就带着家小逃到了鲁(现在河南省鲁山县)。刘累的后代就姓了刘。   
    刘姓的另一支出于春秋时晋国。晋国掌政大臣赵盾派士会去秦国接晋公子雍回国继承王位。可是等秦国护送公子雍到了边境上,晋国已立了别的国君。秦国对晋国的出尔反尔十分恼火,双方就动起武来,结果秦国吃了败仗。过了好几年,士会才从秦国到晋国,但是其家人仍留在秦国,后来便称为刘氏??意思是“留”。   
    还有一支出自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现在河南省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姓刘。   
    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汉朝时有不少匈奴人进入中原,也姓了刘。   
    陈姓是以国为姓,他们的祖先是大舜帝。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诸侯,为了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就把大女儿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封地在陈(现在河南省淮阳县)。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陈姓就是陈胡公的后代。明朝的《陈氏兆祥宗谱》中记载:“盖自周武封爵之后于陈,以国而得姓。”现在淮阳仍有陈胡公祠,陈胡公墓在城东南城濠内。至今淮阳有“老陈户”的说法,现在住在淮阳的姓陈的有3?6万多人。1984年陈姓22世孙陈绍文回淮阳朝宗拜租,主编了《陈氏公族谱》。陈姓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传了120代。   
    世道沧桑,到了春秋战国,有的陈氏姓了田,有的姓了孙。田单、田横、孙武、孙膑、孙权细细排起来都是陈氏人。   
    还有一支陈姓南迁福建,以后散居海外,海外众多的陈姓,其祖根在大陆河南省东南部。   
    赵源于嬴姓,西周天子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叫造父。造父善于养马驾车。他从桃林(陕西省华山一带)选了八匹千里马,调训好以后献给周穆王。穆王就用这八匹马拉着一辆华丽的车,让造父赶着,周游天下。周穆王乘着这辆车游历了许多地方,一直来到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西王母在瑶池设宴,两人饮酒唱歌,穆王乐而忘返。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起兵造反,穆王紧急往回赶。造父驾车快马加鞭,及时赶回京城,打败了徐偃王。穆王觉得,全靠造父驾车方能及时扫平这次叛乱,就封造父在赵(现在山西省洪洞县北赵城),从此称为赵氏。造父的七世孙脱离周王投奔晋国,从此赵氏子孙世世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年,赵氏后代赵襄子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国分晋,后来赵氏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孔姓来源有四支。   
    周灭商后,因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正直贤明,周公旦封他到宋地,主持祭祀商族祖先。微子启的后代中有一个名叫嘉的,字孔父,在宋国任大司马,因战乱被杀。当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很小,由家人带着逃到鲁国。木金父长大了就以父亲的字为姓,称为孔氏,从此定居鲁国。木金父的五世孙叔梁纥是有名的大力士。有一次叔梁纥随军攻打阳(现在山东省枣庄市南),敌人先打开外城门放进部分鲁军,然后放下一道沉重的闸门,想把鲁军关闭在内外城门之间的夹道里。这时只见叔梁纥冲上前去托起闸门,把大家都救了出来。叔梁纥晚年娶颜氏女征在为妻,生下了大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春秋时,郑穆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公子喜,一个叫公子志,两个儿子全字子孔。他们的子孙都称孔氏。卫国也有一支孔氏,他们是黄帝姓子孙的后裔;春秋后期有名臣叫孔悝,是陈国大夫,他的后裔也姓孔氏。   
    吴源出于姬姓。周太王古公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小儿子季历很有才干,生下个儿子叫姬昌。姬昌从小聪明过人,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父打算让小儿子季历当继承人,目的是将来再传位给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了父亲的心思,就主动让贤,托言外出采药,却到江南一带去了。当时的江南尚未开发,太伯和仲雍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人推为君长,在今江苏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使吴成为强大的国家。后来,吴王夫差骄傲了,不听伍子胥的忠言,结果被越王勾践打败,国灭身亡。夫差的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吴氏。   
    徐姓,是伯益的后代。   
    伯益是大禹手下名臣,大禹王封伯益的儿子若木为徐国国君。经历夏、商、周三朝,到了周穆王时,出了个徐偃王。他聪明仁爱,很得民心,在挖河时得了一副红色的弓箭,他以为是天赐祥物,便有了当天子的野心,乘周穆王西行昆仑山的机会,起兵造反。可是造父为周穆王驾车,一日千里回到京城,点起大军。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行动这么快,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不忍心生灵涂炭,立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现在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深山中,这座山后来被称为徐山,徐州因此得名。徐偃王的后代就称为徐氏。   
    杨氏源出于羊舌氏。春秋时,晋献公封突为羊舌(现在山西省洪洞、沁县一带)大夫。突的子孙称为羊舌氏。春秋后期,羊舌氏被攻灭,有的子孙逃到国外,改姓羊氏。突的二儿子羊舌,字叔向,也是晋国的名臣,他的封地在杨(现在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又称为杨。杨的儿子杨食我与祁盈是好朋友,祁盈的两个家臣互换妻子取乐,祁盈把他俩抓了起来。有个大夫受了家臣的贿赂,就到晋顷公那里说祁盈私自抓人,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认为顷公处事不公,就帮助祁家杀死了那两个家臣。顷公大怒,杀死了杨食我和祁盈,收回了他们的封地。杨食我的子孙逃到华山,称为杨氏。   
    周氏,源自姬姓。   
    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立国约八百年。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百姓,迁到今河南省临汝县,当地百姓称周赧王为周家,周赧王的后代称为周氏。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改姓周氏。   
    孙氏有三个来源。   
    一支出于姬姓,周武王的小弟弟被封在卫国,称为卫康叔,卫康叔的后代有个叫公子惠孙的。惠孙的孙子乙,以祖父的字为氏,就是孙氏。   
    另一支孙姓出自楚国。楚国的孙叔敖是个有名的贤臣。他任令尹时,在国内开发水利,教化人民,使楚国强盛起来。孙叔敖的子孙称为孙氏。   
    还有一支出于田氏。陈国的陈完避难逃到齐国,改称田氏。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有三个儿子。小儿子田书在齐国做大夫,因为杀敌有功,齐景公封他在乐安,赐姓孙氏。田书的孙子就是著名的《孙子兵法》的作者兵法家孙子??孙武,孙子的孙子孙膑也是著名的兵法家。   
    孟,就是“第一”的意思,古人把老大称孟,老二称为仲,老三称为叔,老四称为季。长子、长女往往称孟什么。
发表于 2010-4-2 1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中外关系史

    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接连杀死了两个国君,被愤怒的臣民赶出鲁国,逃到莒国。可是莒国国君不愿收留庆父。庆父走到边境时,先派公子渔去向莒国大夫季友请求宽恕。季友对公子渔说:“如果庆父愿意自杀,那么我可以让他的子孙继承他的禄位;否则的话,就要把他全家都赶出鲁国。”公子渔一路哭着回来了,庆父远远地听到他的哭声,知道已无希望,就自杀了。庆父死后,季友便让庆父的儿子公孙继承禄位。庆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孙又称孟孙氏。孟孙氏后来简称为孟氏。   
    何姓本是韩姓。秦灭六国以后,韩国贵族韩氏子孙散流各地,有一支居住在江淮一带。当地方言把“韩”读成“何”,后来这支韩氏人就变成了何姓。   
    周武王封叔姬仲在东虢(现在河南省荥阳县东北),周平王时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郑武公有功,平王就又把虢地赏给了他。南方日益强大的楚国借这件事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害怕了,只好找来东虢仲的后人姬序,把他封在北虢(现在河南省陕县东南),因为郭、虢二字古代同音,号称郭公。公元前652年,晋国把贵重的礼品送给虞国,要求允许晋军穿过虞国去攻打虢国。当时宫之奇劝告虞国国君说:“虢、虞两国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的关系一样,俗语说唇亡齿寒。虢国灭亡了,虞国能单独存在吗?”可是鬼迷心窍的虞君,哪里听得进去,竟让晋军过境去打虢国。虢国灭亡了,晋军在回师时灭了虞国。虢国灭了,子孙因姬序称郭公,而姓郭。   
    方姓是这样来的。   
    周宣王时,东南的部族不听从号令,周宣王便派大臣方叔率领大军去征讨。他曾奉命征伐淮夷,由于方叔指挥得当,斩杀和俘获了不少敌人,立下大功。他还领兵打退了北方的猃狁的侵扰,又率兵三千进攻荆国,这一次势如破竹,一路取胜,很快迫使荆人投降。为了表彰方叔的功劳,周宣王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傅姓在商朝就有了。   
    武丁是商朝最有雄心的君王,他决心使衰落的商朝重新振兴起来,可是满朝文武中,竟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他的人,武丁忧心忡忡。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有神人带一个囚徒模样的人,那人背有点儿驼,身穿粗麻布衣服,胳膊上被拴着绳索。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立即请人画了那人的像,令人按画像四处寻访。终于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这个人,他名叫说(yuè),正和囚徒在一起修路。带到朝中一看,与梦中那人一模一样。武丁便与他谈论国家大事,他说得头头是道。武丁听得高兴,当即任命他做宰相。由于他在是傅这个地方被发现的,人们称他为傅说。傅说执政后,果然天下大治。傅说的后代便以傅为姓。   
    高姓是发源于山东的一个古老姓氏。   
    春秋时,齐国公子高的孙子(Xī)联合其他大臣平定内乱,迎立公子小白为齐国国君。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因为立下了这样的大功,齐桓公就赐以祖父的名为姓氏,并封卢邑给他。   
    姜姓源出春秋时代齐国的创立者姜子牙。   
    所说的“炎黄子孙”,“黄”就是黄帝,“炎”指的是炎帝神农氏。姜姓正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姜是由于炎帝的出生地姜水而得姓的。实际上,神农氏的后代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不仅只姓姜的这一支。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分出齐、甫、申、吕、纪、许、田、向、芮等姓氏。   
    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面对强秦诸侯列国全无可奈何,而赵国有个名将叫赵奢,却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因胜秦有功赵奢被封为马服君。据说,赵奢的子孙,最初是以“马服”两个字为姓氏的,后来才逐渐改为单姓马。   
    齐姓源自春秋战国的齐国,《姓纂》一书上指出:“炎帝姜姓之后,太公望姜子牙,受封营邱为齐国,氏焉”;《通志氏族略》上也说:“太公望封于齐,子孙以国为氏。”   
    春秋时代卫国有个公子,字石,又称石。石的儿子石厚与州吁合谋刺杀了卫桓公。石却帮助别人设计将自己的儿子捉住并处死。石大义灭亲的故事后来被传为美谈。他的后人世代以石为氏。   
    后来有一些少数民族也加入石氏的队伍,有西南的夷人,有西北的羯族人,还有张、冉、娄等氏改姓石。   
    朱一直就是南方的大姓。古时候的吴郡(现在江苏苏州一带),朱姓人家历来都是当地的望族。根据《姓纂》记载,朱姓是颛顼帝的后代。颛顼帝后代曹挟,在周武王时被封在“邾”这个地方。邾亦称“邾娄”,后来改称为邹,大致是在今山东省邹县的东南。邾国后来被楚宣王所灭,曹挟的子孙就去掉了“邾”字右边的“”,单单留下左边的“朱”字,成为朱氏。海外华人陈林多??历史之谜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海外华人陈林多??历史之谜这几年,不少国家都出现了寻根热,缅怀先祖,寻找故乡。流寓海外的炎黄子孙隔着茫茫大海,遥望神州,他们想,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根在哪里?只回答中国、炎黄,是不能让那些海外赤子满意的。他们想知道,自己的故乡是何州何县,自己的先祖到底是谁。历史学家挺身而出,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依靠的正是姓名这把钥匙。   
    “张王李赵遍地流(刘)”,这话的意思是说,汉族人中张、王、李、赵、刘,这几个姓人口最多,排在最前面。但是在海外侨胞和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居民中却不是这样,陈、林、黄这三个姓人口占了多数,据中国台湾省1978年统计,人口最多的10个姓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这真是个谜。通过一番考证,历史学家解开了这个谜,也为海外华人做了满意的回答。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已经在广东、福建一带设置了郡县,实施了有效管理,但是,这时候闽广一带人口极少,居民以少数民族越人为主。直到汉代这里仍然是很少开发的处女地。   
    西晋时,王朝内部发生了长达十几年的“八王之乱”,由于战乱,中原人口大批迁徙到东南沿海地区。就是在这个时候,今河南固始县的陈、林、黄、郑、詹、丘、何、胡八姓中的一部分,举家迁入福建中部。当时的福建是少数民族闽越人的居住地,人口很少,生产落后。这八姓人给当地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为开发福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高宗时,朝廷派河南省固始人陈政率军入闽,平定战乱,随后又命陈政的弟弟陈敷、陈敏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增援。朝廷派固始人入闽是考虑到了两地人原来就有的宗亲关系。战争之后,这些军人大部分都留居福建,加入福建的开发者队伍。陈政因劳瘁身亡后,其子陈元光带军队,并上书奏请设置漳州。至今,陈元光还被当地人民尊为“开漳圣王”。后来,漳州的移民在各地为陈元光设立神庙,奉之为守护神,光是台湾省就建立了庙宇50多座。   
    1953年,台湾省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户数在五百以上的一百个姓中,有63个姓的族谱记载着其先祖来自河南固始县,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祖先就是从固始县入闽的。由于晋、唐两朝固始人大规模的入闽,福建省逐渐繁荣起来,因为气候适宜,人少地多,物产丰富,这些姓的人口也繁衍很快,因为这些人,特别是陈、林等姓人,是入闽的领导者,在当地政治、经济地位优越,所以人丁昌盛,即使后来大量内地人移入,也不能取代他们的优势。以后福建人又向广东、台湾移民,再由台湾、广东向东南亚、美洲迁移,形成了海外华人中陈、林、黄几个姓人特别多的局面。   
    上面的事,告诉我们:姓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现在苏州、杭州一带古称吴越,在春秋时,吴、越是两个强大的国家。依史书记载,吴、越与中原各诸侯国同是炎黄子孙,但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吴、越的主要居民是越族,与现在西南、东南各省区的少数民族为同一族属。他们对吴王和越王的名进行了研究。吴王中有个叫寿梦的,他的名又被写成孰姑、祝梦、乘诸。郭沫若认为,这是一个人名的音译的不同写法,由此证明,吴人的语言与中原不是同一系统。语言不同是民族不同的主要标志。越国的国王名是允常、勾践、鹿郢、不寿、朱勾、翳、诸咎、错枝、无余之、无。用汉语解释,这些国王的名都说不出有什么含义,只是中原语言音译,其中“朱”、“无”、“诸”、“鹿”音相近,是加在人名前的虚词,实为一个音的不同译写。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证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东南地区已经具有了和中原一样发达的文化,但这种文化与中原大不相同。由此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支源的,汉民族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即使有文字也不可能保留古代社会的全貌,但有些人的姓名可以名垂千古,在人们口中世代相传。这些姓名告诉我们一些古代的事情。   
    传说第一个到怒江的傈僳人叫瓜木比,“瓜”是荞麦的意思,“木比”是大胡子的意思,“瓜木比”就是“荞胡子”的意思。可以看出,种植荞麦是傈僳族古代农业的重要部分。现在知道景颇族最古老的人名中有梅何、梅普、梅掌,“梅”景颇语是芋头,这三个人名的意思分别是:栽芋、犁芋、整理芋墒。这说明在很久以前景颇人就掌握了种植芋头的方法。   
    我国姓名学家袁义达发现,在浙江绍兴有一个村子大都姓“姒”。“姒”是传说中大禹的姓,但后来渐渐这个姓的少了,现在已经没有人姓了。在这个村子发现了“姒”姓,给研究人员很大惊喜,后来,人们果然在当地发现了大禹的墓。   
    彝族历史上称爨人。汉魏时期,西南地区出现了汉族大姓的统治,爨是从中原迁到现在川滇边境的汉族大姓。晋代以后,中央鞭长莫及,爨氏成为滇池一带、红河两岸的实际统治者,因此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爨人。由姓氏到族称的演变反映了民族之间的关系。   
    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早在15世纪初就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郑和及其随员的足迹由南洋群岛、波斯湾、红海直到非洲东海岸。五百多年过去了,除了书上的文字记载,还有什么能证实郑和的远航呢?时间流逝了,可是郑和的名字却留在了他去过的土地上。在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北部,有个村落依当地人发音是“郑和屯”,那里的居民身材、脸型与周围的黑种人略有不同,更像中国人。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有一些人员留在了途中。“郑和屯”可能就是这些人留下的地名。   
    人名还能为我们提供许多中外关系史的资料。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日本的历史学家通过人名的研究,竟在日本发现了孟子的后裔。日本江户时代的1702年,有47名武士为藩主剖腹自杀,其中有一位叫武林唯七隆重的,就是中国人,而且是孟子的后代。日本学者研究了武林唯七隆重后人保存的家谱,与武林唯七隆重祖父的墓碑对照,证实了武林唯七隆重的祖父武林治庵本是明朝杭州人,在明朝军队与日本丰臣秀吉的军队作战时,被俘到日本。他原姓孟,是孟子的第61代孙。到日本后,为了不忘家乡,就用杭州的别称武林作为姓。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现在日本南部有彭城、颍川、清川、河间等姓,这些姓都是中国古地名,是中国人到日本后以地名为姓,这些姓的人都具有中国血统。   
    山东德州有许多安姓居民,这是因为明朝永乐年间,三位菲律宾苏禄国王来华,有一位在回国途中病逝于当地。于是有两位王子留下来为父王守灵,其中一个王子名收安都鲁,他的后代就延续下来了,以安为姓。   
    因为各民族使用姓名习惯不同,追根溯源能确定民族的来源和人的族属。   
    在欧洲,匈牙利是个特殊的民族,匈牙利人的语言与欧洲印欧语系的斯拉夫、日耳曼、拉丁三大语族大相径庭,匈牙利人的体貌也与周围民族不同。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民族相比,身材较矮,卷发和金发较少。有人认为匈牙利人是从东方亚洲迁移来的匈奴人的后裔。匈牙利人的姓名结构也和西方不一样,欧美各国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后,可是匈牙利人则是姓在前名在后,与中国人顺序相同。
发表于 2010-4-2 13: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利用姓名研究历史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以他的《聊斋志异》享誉世界。有人说他是女真人,有人说他是蒙古人,有人说他是回族人。历史学家查证出,蒲姓是宋代来自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他们与中国各族人通婚后,成为回族的主要成分。蒲是回族人采用的汉族式姓氏。蒲松龄是回族人的可能性较大。   
    利用姓名研究历史成就最大、用力最多的是19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享利?摩尔根。摩尔根用毕生精力致力于印地安人社会考察研究工作,他常年生活在印地安人中,被印地安人收纳为氏族成员。在他的《古代社会》一书中,通过氏族名称、命名方式、亲属称谓的分析,为我们描绘出氏族公社时代人类社会的图画。特别应提出的是,他用专门篇幅写了“中国人的百姓”、“中国人的九族”。马克思曾研究过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并留下了著作《摩尔根〈古代社会〉摘要》,恩格斯继承马克思主义遗志,写出了伟大的经典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姓氏分布有规律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姓氏分布有规律这里说的姓氏分布,只是指我国汉族的姓。虽然说“张王李赵遍地流(刘)”,但这只是指全国而言,在某一地区并不一定是这样,越是小范围,越是封闭地区,姓氏越显示出独特性。因中国农村过去多是聚族而居,在某一村庄里,可能一个张王李赵都没有,而高家庄,差不多全是姓高,马家河子,基本上是姓马的。从全国来说,这样的姓氏分布不平衡,也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华侨中人口最多的姓就不是张王李赵刘,陈姓、林姓占很大的优势。南方与北方姓氏也是有差异的,江南顾、吴、翁、章、徐、罗明显高于北方。浙江绍兴章、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上海为例。根据1995年上半年对全市每个区县的抽样调查,上海人口最多的四个姓是张、陈、王、李。而全国的四大姓氏是李、王、张、刘。两者不同的原因在于,李姓是北方地区特大姓氏,而陈姓是南方的特大姓氏。上海人数最多的十个大姓,除上述4个姓氏外,顺次排列是:朱、徐、周、黄、吴、陆,而全国5至10位大姓则是陈、杨、赵、黄、周、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上海人口的来源。上海本是个小城镇,近代一下子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其人口来自天南海北,但主要来源还是附近的江苏省、浙江省,再加上上海本地人,这3种人口约占90%以上。其次才是安徽、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来自东北、西北地区的人很少。因此,上海的姓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南方姓氏文化的特点,除了外来的陈姓,朱、徐、陆、沈、顾等姓可以说是江南的土著。   
    姓氏分布的不平衡,主要是人口迁移造成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汉族的形成与发展,其实是向四边不断地迁移,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外族基因不断地流入,不同地区文化的互动过程。汉族在迁移和进化的过程中,北方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羌、蒙古等属北蒙古人种的民族;两广、闽台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越、交趾等民族。北方地形平坦,利于车马人群迁移容易,人群间的同化和语言统一要比南方地区快;南方丘陵起伏,地形复杂,气候多雨,人群迁移困难,人群间的同化时间长,互相交往困难,造成地理上的隔离状态,语言变化很大,形成无数的“族群岛”。   
    汉朝的建立标志了汉民族的形成。汉族人口从西汉初的3000多万,发展到明朝末的1亿,再发展到清朝道光年间的4亿,最终发展到今天的13亿。汉族姓氏数目由西汉初的1800多种,增加到明末的2200多种,再增加到清朝道光年间的2800多种,最终增加到今天的3500余种。这一过程,就是汉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融合的过程。   
    从汉朝开始,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有五次,汉姓也发生了五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汉朝共历422年。这时期的汉族所融合的周边民族的数目和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次,是汉族第一次大融合时期。融入汉族的外民族包括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乌孙,东北的高丽、扶余、貊、沃沮,东南的东越、闽越、山越、西瓯,南方的南越、骆越、南蛮、交趾,西北的大月氏、羌、西域等。周边的民族不断进入中原,与汉人通婚和杂居,有的部分进入中原被汉化,有的则是整个民族成为汉族。   
    两晋南北朝是汉族第二次大融合时期,西晋以后,匈奴、羯、氐、羌、鲜卑在北方先后建立了16个王国。南北朝时,北方几乎为鲜卑族所统治,北魏孝文帝下令全部鲜卑族所统领的各姓部落一律改为汉姓,北方地区的汉族一下子就融入了大量的外族成员。除此之外加入的民族还有北方的高丽、扶余、乌丸、柔然,西域的昭武九姓、龟兹、于阗、疏勒、车师、吐火罗,南方的巴、獠、狸、蛮、奚、濮等族。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中原汉族也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成为当地的大姓,著名大姓陈、林、黄等姓就是在这一时期南迁的。北方地区涌入了大量的鲜卑等族人,与当地汉人混居,形成新的华北地区的汉族和产生了一批新的汉姓。   
    汉族第三次大融合时期是在唐宋,唐朝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政策,外族与汉族通婚十分普遍,从而加速了外族汉化的速度。这个时期融入的外族有北方的疏勒、突厥、回纥、薛延陀、黠戛斯,西部的吐蕃、吐谷浑、羌及西域诸国,东北的高丽、百济、新罗、渤海、沃沮、契丹、奚,南方的南蛮、乌蛮、白蛮等族。中原百姓几次南下大迁移,集会江南,开发闽粤,在岭南形成了汉族一个分支??客家人。南宋时,经济、政治中心移到江南,南方人口剧增,密度首次超过北方中原地区。从此以后,汉族姓氏在南方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姓望族。   
    元代中国姓氏又是一次大变革,这次中国吸纳了来自遥远的中亚、西亚以至欧洲的各族。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钦察人、康里人、畏吾儿人等新鲜血液进入中原,同时,西夏、高丽、契丹、女真、蒙古、吐蕃、安南、大理等少数民族也从原住地散居到全国各地,与汉人杂居,最终多数融入到汉族之中,这是汉民族的第四次大融合。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成为中华大地的统治者,汉族遭到了从未有过的虐待和屠杀,人口急剧地减少。宋金时期全国人口已达1亿,而元朝初期的全国人口仅剩5500余万。后来元朝统治者逐渐恢复生产,人口逐渐增加,到元顺帝时为元朝的人口顶峰时期,人口才不过8700万。当时汉族的张、王、李、赵、刘五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元宰相伯颜曾一再建议杀灭汉人五大姓,所幸元顺帝没有允准。元末天下再一次大乱,群雄纷争。明初的人口再一次减少到6000万,汉姓的数目达到2000个左右。   
    清朝是汉族第五次大融合时期。清朝采取民族和睦政策,发展农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全国人口从清初的8000多万,到清道光年间人口达到4亿。清朝期间,北方地区的满、蒙以及东北地区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纷纷改用汉姓,西部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清政府的“改土归流”的政策之下,纷纷采用汉姓。各地汉化的速度加快,中国姓氏再一次获得了扩充,姓氏数目达到2800余个。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汉族和其他民族一起正式称为“中华民族”。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国土上的56个民族,各族之间平等友好相处,互相自由通婚。汉字是全国的通用文字,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使用汉姓。目前正在使用的汉姓有3500个左右。   
    上面说的民族迁移,大多是以姓氏为单位的,这与现在一人一户的迁移不同。因为是整个家族的迁移,姓的分布也就出现了流动,也就有规律可循了。   
    经过多年的迁移,至宋代姓的分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差异。   
    据袁义达教授的研究,宋朝的姓氏分布大致可划分为两大区域:现在南部的广东、福建为一区,北部的14个省为又一区。这两区域间的遗传距离十分大。北部14个省又明显地划分为两块,其中浙江、江苏、江西和安徽四省形成了东南地区人群,其聚类的顺序反映了古吴越民族与中原地区南下人群混合的历史痕迹。剩下的10省进一步可划分成两块,其中湖南和广西两省组合在一起,在宋朝时该地区是一块很荒凉的“蛮”地,其余的8个省包括了全部北方省份和西南省份,其特点是,北方省区和西北省区的人群之间的姓氏遗传距离都较小,反映了该地区人群经历了长期频繁的迁移、混居和融合,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北方人群。而西南省份的人群在历史上一直主要与北方省份进行人群交流,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姓氏与北方基本相同。   
    自宋代形成的姓氏分布差异,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汉族的南北两大人群的异源性,以及明显的分界地域在南部的武夷山和南岭一带。29个省市区分为南北两大块:南方汉族包括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省一区(包括香港、澳门)。北方地区的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河北、北京、天津、以及山东和河南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都聚集在一起。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新疆聚在一起。安徽的姓氏分布表明其属于北方,但又接近长江流域的省份,所以安徽最后与北方的省份聚类。长江中上游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贵州、江西、云南先后聚类在一起,形成一个亚群体,然后与北方的人群聚类。东部的浙江、江苏、上海聚类在一起,与南方的群体有一定的渊源,但几千年的进化使这一地区的人群更接近北方,所以最终与北方地区聚类。青海最后与北方聚类在一起,而不是先与陕甘宁聚类,这可能与青海的姓氏样本有关,青海的抽样点为西宁,西宁为解放后东部移民大西北的主要地区,所得到的样本可能为原先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的移民。   
    袁义达的研究表明,我国南北两大区域人群的地域分界线是武夷山和南岭,而不是长江。   
    中国古代婚姻半径较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极易形成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这又反映了另一个重要的现象: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   
    赵姓是一个北方大姓。在山西、河北的一些地方,赵姓比例可以高达5%到6%,但在更多的地方,赵姓都是在3%、4%左右,比如在首都北京赵占总人口的2?9%左右,与杨、陈相当,为北京第五大姓。在长江以南,赵姓仅仅在四川、浙江的一些地区分布多些,如浙江诸暨,而在福建、台湾,赵姓比例只有0?4%。   
    陈姓在广东占9%,甚至更高,在湛江市区,陈姓比例甚至高达14%,虽然川、渝、云、贵、湘、赣、鄂等省市陈姓也是大姓,但比例远比华南、东南低,约在4%到5%左右。过了淮河特别是黄河以北,陈姓比例下降到3%到2?5%左右。   
    黄姓也是南方的大姓,在广东、福建、台湾、广西、香港、海南都是第三大姓,比例在6%到7%之间,但过了黄河就不多了。在山西、河北的一些县志里,黄姓只占0?2%、0?5%,甚至更低,可以说,当今中国黄姓四分之三都在长江以南。   
    林姓是极为典型的南方大姓,我国林姓总人口约在1600万。闽方言区的福建、台湾、广东潮汕地区就占去了500多万人,即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北方地区并不很多。   
    朱、沈、顾、陆、徐、钱、俞、蒋等都是江浙地区相对常见的姓,占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徐、朱、沈分别是上海的第五、六、八位大姓。东北人中曲姓不少,但出了东北,曲姓就相对少了很多。于姓在东北人的比例也比全国高。大部分熊姓都是江西人、湖南人。罗姓以湖南居多,韦姓以广西居多,马姓以西北居多。   
    研究姓氏的分布,对探究我国历史、文化,揭示我国人口遗传密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三国人为什么都是单字名?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三国人为什么都是单字名?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发表于 2010-4-2 13: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名风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个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后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中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代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中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十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如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名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的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现代人名时代特征更为明显。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山西大学利用计算机对全国7个地区的人名用字作了统计,女性人名用字频率最高的四个字分别是:   
    北京淑、秀、英、玉   
    上海英、华、芳、明   
    辽宁玉、桂、英、华   
    陕西英、芳、秀、玉   
    四川华、秀、英、明   
    广东亚、英、华、明   
    福建丽、秀、华、明   
    新中国之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六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而1949年到“文革”则是:华、英、玉、明、秀、国。“文革”中是:红、华、军、文、英、明,“文革”后却成了:华、丽、春、小、燕、红。从人名用字的变化,完全可以看出社会的变革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唐朝人不敢吃鲤鱼??谈避讳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唐朝人不敢吃鲤鱼??谈避讳大鲤鱼,多么诱人的美味,可是唐朝人愣是不敢吃。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上有这些记载:唐朝法律规定,鲤鱼不能叫鲤鱼,不许吃,捕获后必须放回水中;出售鲤鱼者要挨60板子。这真是怪事一桩。   
    原来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鲤”与“李”同音,吃“鲤”等于吃“李”,当然吃不得。这叫犯了讳。   
    欧美国家将以人名做其他事物的称谓当做一种荣耀,而中国古代却反其道而行之,有一种不许提某些人姓名的避讳制度。   
    避讳,虽然不算是我国的“特产”,但是中国封建专制使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所谓避讳就是,臣民不能直呼也不能写皇帝和官吏的名字,后人也不能直写长辈的名字,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更是谁也碰不得。谁违反了这个制度,就是犯下了大不敬的罪,是属于“十恶不赦”之一,重者要杀头问斩。帝王、官长、先辈的名字不能用,这叫做避嫌名。如果要是遇到这些字了,必须改用别的字,或者用同义词代替,或者减少笔画。例如,隋文帝杨坚,他爹叫杨忠,隋朝不但避讳“忠”字,因“中”与“忠”同音,也得避讳。凡“中”皆改为“内”,中书省改为内史,中牟县改为内牟县。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遇到“渊”字要改用“泉”、“深”等同义词代替;清朝雍正皇帝名叫“胤”,江苏省有个仪真县,就改名为仪征县。   
    避讳制度,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秦始皇的父亲名叫子楚,秦国人就把楚国叫做荆国。“正”与秦始皇嬴政的“政”同音,为了避讳,始皇下令全国,把“正”念成“正(zhēng)月”,不读“正(zhèng)月”,从此一直把正月念成“正(zhēng)月”。楚霸王项羽名籍,籍姓只好改为席;汉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   
    汉朝是避讳制度大兴时期。汉高祖刘邦时,改“邦”为“国”,《论语》中有“何必去父母之邦”,变成了“何必去父母之国”。汉文帝叫刘恒,春秋时齐国有个田恒,这会儿改写成了“田常”;北岳恒山,在《史记》中称为“常山”;奔月的嫦娥,本来叫娥,因“”与“恒”同音,才变成了“嫦娥”。因为西汉元帝叫刘,姓的改成姓盛。现在山东省有个寿张县,这个县本来叫寿良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叔叔叫刘良,为了避讳“良”字,改成了“寿张”。山东省有名的微山湖,得名于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微子启是有名的贤臣,因为汉景帝叫刘启,微子启只好叫微子开了。东汉以前没有姓严的,只有姓庄的。到了东汉明帝时,因明帝叫刘庄,庄不能姓了,改成严姓了。到了三国时,有的严姓又恢复了姓庄,有的继续姓严,结果出现庄、严两姓。“庄”、“严”同义,庄、严两家也是一脉相承。   
    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当了皇帝,追尊他的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令天下避“师”字之讳,姓师的倒了霉,只好减笔画改为“帅”。后来帅姓有的恢复了师姓,有的沿用帅姓,成了师、帅两家。汉安帝的父亲叫刘庆,姓庆的为了避讳,如法炮制,找个同义词“贺”,改成姓贺,庆、贺本来也是一家子。为了避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讳,将昭阳县改为邵阳县。王嫱,字昭君,就是《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改为明君、明妃。古城南京三国时叫建邺,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讳,才改成建康的。   
    唐朝,不但不能吃鲤鱼,还不能提“虎”字。江南人有一种大便器叫马子、马桶,其实这种东西古已有之,汉朝人叫“虎子”。到了唐朝不行了,避“虎”字,没办法,改为“马子”。都怨唐太祖的爹叫李虎。   
    武则天当上女皇帝,造出十几个怪字,她给自己起个名叫“”(读zhào,照),这个“”就是她造出来的。为了避她的名讳“诏书”改称为“制书”。   
    唐以后是五代十国,北方是五个暂短的小王朝,南方是十个割据的小国。短则短矣,小则小矣,避讳却是必不可少的。   
    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个闽国,“沈”与“审”同音,福建的沈姓为了避王审知的名讳,而改姓尤。   
    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项伯,身在楚营心在汉,替刘邦办了不少事,刘邦当上了皇帝,不忘他的功劳,赐他姓刘。五代时他的后代子孙,因“刘”、“”同音,为避吴越王钱的名讳,去掉“刘”的卯头刀旁,改姓为金。   
    那时候,对违反避讳的处罚是很严厉的。《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直呼皇帝名字的就是犯了“大不敬”罪,算是不赦的“十恶”之条,哪怕是无意也决不宽大。避讳制度在宋朝达到了极点,玄、朗、敬、镜、弘、殷、匡、胤、义、祯、通等字全要回避,而且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违者处以重刑。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因此连“僧”字也避;他又是被称为贼的起义军首领,连“贼”字也避。杭州学府教授徐一夔写了“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本是给皇上打溜须,没想到,朱元璋勃然大怒:“生者僧也,以为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也,则字音近于贼也,罪坐不敬。”这么的,学府教授的头不与身体相连了。   
    北宋有个大臣,叫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他的曾祖父在后晋做官,后晋高祖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敬”字犯了讳。当时有规定“为了避讳,敬字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苟。文彦博的曾祖父姓了文。可没多久,后晋为后汉所灭,上来的皇帝叫刘知远,姓敬的不存在避讳问题了,又都恢复敬姓。可过了十多年工夫,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的爷爷名叫“敬”,这样姓敬的又犯了讳,只好再次姓文。   
    无独有偶,勾姓有好几千年了,到了赵构当皇帝时,因当时“勾”与“构”同音,为了避赵构的名,有的改姓钩,有的改姓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21: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