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6114|回复: 3

河南陆氏源流考(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7 1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陆氏源流考(4)
五、        河南陆氏的婚姻
仕宦与婚姻,是衡量一个家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两个重要指标,早期河南陆氏的仕宦地位比较稳定,四百年冠冕不坠,只是后期地位地位开始下降。河南陆氏的婚姻也受仕宦地位的影响,但一直都是与比较显赫的北方士族结为婚姻。据《唐会要—氏族》记载,氏族者,古史官所記。故官有世冑,谱有世官。过江則有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則有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則有郡姓,王崔卢李郑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大;代北則有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陸源窦为大。各于其地,自尚其姓为四姓。今流俗相传,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为五姓。由此可以看到,无论是鲜卑陆氏即虏姓陆氏还是北迁的吴郡陆氏,都是当时的著姓,他们的通婚对象基本门第相当,因为门第是当时婚姻的重要指标,山东士族尤其注重门第。当时的著名士族,关注不尽相同,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24]。河南陆氏由代北定居洛阳,既尚贵戚,又尚婚姻。河南陆氏从陆俟开始逐渐显赫,陆俟的婚姻没有记载,其子辈中陆馛虽然是娶大夏宗室郝连氏女,但大夏此时已经灭国,算不上显赫,陆丽的两个妻子杜氏、张氏都没有称郡望,家族地位应该也不会很高。从第三代陆定国开始,河南陆氏的婚姻地位显著提高,陆定国第一位妻子是河东柳氏,柳氏虽然也是著姓,但还算不上顶级士族,陆定国的第二位妻子是范阳卢氏,卢氏是卢度世的女儿,卢度世地位显赫,范阳卢氏是山东五大显姓之一,也是注重婚姻的士族,两姓联姻,自然是门当户对。陆丽的另一个儿子陆睿娶的是博陵崔鉴的女儿,崔鉴家族地位更加显赫,博陵崔氏是山东更为显赫的世家。从第四代开始,河南陆氏开始有与皇室及宗室通婚的记载,陆昕之娶的是常山公主,陆子彰娶的是元禧的女儿,陆琇的女儿陆顺华嫁给了北魏东安王,北周孝闵帝有陆夫人,陆通的女儿须密多嫁给了宇文俭,北齐高浚的妃子姓陆,高演的女儿建昌郡长公主高善德的丈夫是陆君。隋代没有河南陆氏与皇族通婚的记载,到唐代有纪王李慎的陆妃,殇帝李重茂的皇后陆氏,这也是陆氏历史上唯一的皇后,在位时间只有十七天。从魏至唐,河南陆氏婚配对象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顶级士族,有崔氏、卢氏、柳氏、元氏、宇文氏、高氏、李氏、长孙氏、裴氏、韦氏等,这些家族都是当时著名的士族,陆氏与这些家族长达四百年有婚姻往来,充分体现了山东士族尚婚姻及代北贵族尚贵戚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陆氏本身的仕宦地位。
朝代        婚配对象郡望        婚配家族        人物        资料依据
北魏        大夏宗室         赫连氏        陆馛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山东士族        杜氏        陆丽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山东士族        张氏        陆丽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山东士族        河东柳氏        陆定国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山东士族        范阳卢氏        陆定国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北魏皇族        常山公主        陆昕之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北魏宗室        元禧女        陆子彰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山东士族        博陵崔鉴女        陆睿        北史《陆俟传》
北魏        北魏宗室        东安王        陆顺华(陆琇女)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东魏《东安王太妃墓志铭》
北周        北周皇族        孝闵帝        陆夫人        北史《周室诸王》
北齐        北魏宗室        元氏        陆令萱父        北史《李顺传》
北齐                 骆超        陆令萱        北史《穆提婆传》
北齐        山东士族        司马子瑞        陆令萱妹        北史《司马子如传》
北齐        北齐皇族        高浚(高欢子)        陆妃        北齐书《永安简平王浚传》
北齐        北齐皇族        高欢孙高演女        陆君(陆乂?)        北齐建昌郡长公主高善德墓志铭
北魏        侨姓        吴郡某氏        陆侨        北史《陆通传》
北 周        柔然公主        郁久闾氏        陆逞        高淑君《晋末吴郡陆氏北迁支考述》 
北 周        北周皇族        宇文俭        陆通女须密多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周《大周谯国夫人墓志铭》
隋        关陇士族        李弼孙女李晏女        陆让1        高淑君《晋末吴郡陆氏北迁支考述》 
隋        山东士族        上党冯氏        陆让2父        隋书《陆让母传》
唐        关陇士族        长孙仁        陆通孙陆让1女        《唐代墓志汇编》—贞观〇五九
唐        唐皇室        纪王李慎        陆立素孙陆爽2女        《纪国先妃陆氏碑》
唐        唐皇室        殇帝李重茂        陆皇后        《资治通鉴》卷四,睿宗景云元年正月丁亥
唐        关陇士族        中宗韦皇后妹        陆颂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七,文艺中-韦元旦传
唐        关陇士族        裴行俭        陆立素孙陆爽2女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张说《赠太尉裴恭神道碑》

六、        河南陆氏沉寂的原因简析
河南陆氏从北魏开始,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政治舞台,在文学领域也多有建树,然而自中唐以后,史料中鲜见河南陆氏人物出现,从中国的历史舞台沉寂,虽然不但有吴郡陆氏精英人物加入,但是除了当时加入的人物及其三、四代的子孙之外,也象鲜卑陆氏一样沉寂。反观其他显赫家族,象裴氏、崔氏、韦氏等,他们的家族代有人出,直到士族制度随唐代灭亡而彻底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与河南陆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吴郡陆氏则大家辈出,象陆游、陆九渊、陆秀夫、陆陇其、陆润庠等,唐代以后吴郡陆氏甚至有数百人进士及第,这与河南陆氏的沉寂对比鲜明。河南陆氏为什么会衰败得如此彻底呢?
首先,河南陆氏犯了选择性错误。河南陆氏在北魏时地位是非常高的,但在河阴之难中,有多位家族核心成员被尔朱荣杀害,陆氏社会地位的下降与此不无关系。在东西魏分治的关键时期,陆氏选择了东魏及北齐高氏政权,高氏政权中除高欢外几乎每一位当权者都行为乖张,导致高氏政权有分治之初的优势一方,最后成为被消灭的一方,陆氏成员自然成了亡国之臣,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虽然北周政权也征召了陆氏精英人物入仕,但是陆氏的地位已大不如前,只有吴郡北迁的陆通家族和早期归顺的陆腾家族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爵位最高只是公爵,与北魏时期几代人连续王爵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其次是时代变化使然。士族起始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南北朝,衰亡于唐代。从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对士族制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之前官员入仕只看家世,不同等级的世家,子弟的起家官是不一样的,没有特别的贡献,在官职任命上很难有突破。在唐代高宗武后时期,以赐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为标志,士族制度遭受空前的打击,皇权进一步集中,取仕主要靠科举而不是家世。虽然世家子弟凭借良好的家学基础,在科举入仕这一制度面前仍然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将家学方向转型,被时代边缘化在所难免。河南陆氏显然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有唐一代,河南陆氏有确凿记录的进士只有陆复礼一人[25],其他人入仕则是靠祖荫及他人引荐。在科举受到越来越重视的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不能在科举上占有一席之地就不能入仕,河南陆氏家族的衰败自然在情理之中。
第三,河南陆氏与真正意义上的士族还有一定的距离。凡士族都有两个特质:家学与门风。河南陆氏以军功入仕,但是军功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风险,陆机所谓“三世为将,道家所忌”,一方面道出了军功世家的宿命,更说出了历代为将的风险,因此很多军功世家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就朝文的方向转变,河南陆氏也不例外,然而河南陆氏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家族特色的家学。家学是指学术、艺术等在一个家族内长期继承和发展,一般多达三代人以上。河南陆氏的文学、文化人物研究的方向非常广泛,有易、礼、韵、音律等多个领域,然而传承过程中取得成就的都没有超过三代,说明河南陆氏取得成就大多是靠个人的智慧而不是家学的力量。与家学对应的是门风,二者相辅相成,门风是家学的表现与投射,家学是门风的基础和内核[26]。总体来讲,河南陆氏在忠、孝两个方面的表现是积极的、正面的,但在其兄弟关系上则为时人诟病。陆昕之和陆安保兄弟之间互争爵位,陆昕之争得爵位,享受荣华富贵,陆安保失败后则沈废贫贱,不免饥寒,兄弟之情荡然无存。陆暐与陆恭之,年轻时并有时誉,被人称为“二陆”,兄弟二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晚年时关系不好,甚至到了为时人所鄙的程度[27]。河南陆氏家学与门风的先天不足,对后世子孙自然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历代战争的影响。中国历史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一部战争史,包括内部的农民战争,还有外族的入侵。从安史之乱开始,河南就是战争的前沿,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更是直接把百姓当军粮,需要时就杀而食之,河南百姓因战争而减少的情况是可想而知的,陆氏当然不会幸免。外族的入侵更是视百姓为草芥,无论契丹、党项、蒙古还是女真,河南地区都是他们征伐的重点。百姓要么坐而待毙,要么携家带口渡江南迁。全国多地陆氏中都有从河南迁入的记载,由于时间久远,家谱丢失,只能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有确凿文字记录的是广东三水陆氏,据三水陆氏家谱记载,始迁祖陆训是五代时人,妻子是五代著名人物冯道的侄女,说明河南陆氏从唐末五代时开始就有人南迁。人口减少是河南陆氏沉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        结束语
河南陆氏从北魏初年开始,走入中国的政治舞台,甚至一度接近权力的中心。从唐代开始,每况愈下,直到中唐时期彻底沉寂,在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舞台上看不到河南陆氏的身影,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客观上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主观上与河南陆氏缺乏忧患意思不无关系。河南陆氏从北魏时开始历代都有爵位、有食邑,衣食无忧 ,到了唐代入仕主要靠科举而不是祖荫的时候,一旦不能取得进士的科举资格,就不能入仕,如果前代未置产业,立刻就会陷入困顿。陆捷先辈历代做官,到他自己时没有考取功名,又无人推荐,生活来源就没有了,只能外出寻找他人资助,最后却克死他乡,家中留下老母、寡妻、幼女,连丧礼都是靠堂兄陆据资助[2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既是历史的宿命,更是历史的必然,河南陆氏用自己的历史对这局经典名言做了最贴切的注释。

[1]《北史列传第十六---陆俟传》。
[2]《元和姓篡》卷十陆氏记载,晋侍中万戴,为刘义真长史,从宋武帝入关,没郝连,生侨,侨生政,即通父也。岑仲勉校注认为,古代载和戴通用,此万戴和吴郡晋临海太守、秘书监、侍中陆万载是同一人,陆万载是吴郡陆氏太尉支陆玩孙,陆慧晓祖父。
[3]《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二,陆让碑。
[4]《周书卷三十二---陆通传》 ,陆政赐爵中都县伯。陆让碑记载为:祖政,周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泾二州刺史,□都献公。□中字应为“中”,献或是衍文,是县之误,爵位公及官衔则可能是死后追封。在此从《陆通传》。
[5]《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二《□□□□□□□□□□□□□□□□文州总管光禄卿□□公陆使君碑》。
[6]高淑君《晋末吴郡陆氏北迁支考述》。
[7]高淑君《晋末吴郡陆氏北迁支考述》
[8]《周书卷三十二---陆通传》附《陆逞传》。
[9]《隋书列传二十三---陆爽传》。
[10]《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
[11]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五---儒学下—陆坚传》。
[12]《新唐书---志第四十八---文艺二》。
[13]陶易著《唐代进士录》,德宗朝(780-805)。
[14]《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七—文艺中》,《陆据传》。
[15]《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七—文艺中》,《萧颍士传》。
[16]《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17]《北史列传第二十一---李顺》附《李祖勋传》,女侍中陆媪母元氏,即祖勋妻姨。
[18]《北史列传第四十二---司马子如传》附《司马子瑞传》。
[19]《北史列传第三十五---祖莹传》附《祖珽传》。
[20]《北齐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李玙传》。
[21]《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张说《文昌左丞陆公墓志》。
[22]《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五,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23]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九辑,401,歸融《唐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通议大夫宣州刺史兼御使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陆府君(亘)墓志铭》。
[24]《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四—儒学中》,《柳冲传》。
[25]陶易《唐代进士录》德宗朝(780-805)。陆复礼是贞元七年(791年)进士,贞元八年又应博学宏词科为第一。
[26]汪仕辉博士论文《唐代士族家学研究》。
[27]《北史列传第十六---陆俟传》。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27 1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位宗亲提意见,交流资料,以便修改!
发表于 2015-2-28 0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宝贵的资料,给了河南堂陆氏一个很好的指引。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18: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陸禮強 发表于 2015-2-28 06:27
谢谢!宝贵的资料,给了河南堂陆氏一个很好的指引。

资料有限,欢迎提供资料。QQ:1025926651,手机:1356478269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20: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