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4375|回复: 0

陆九渊与江西龙虎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3 0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九渊南宋时哲学家,心学的创始人。他出生长成和创办书院讲学均在江西抚州,细分一点即今日的金溪县陆坊乡和贵溪县的应天山.龙虎山,道教圣地,为道教正一派“祖庭” ,在道教文化中属于“第三十二洞天福地”。 据说东汉中叶时张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位于今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陆九渊生长和讲学的地方距离龙虎山均不算近,配备上今日现代的交通工具,往返两地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考察下来,陆九渊和龙虎山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陆家和道教首领张天师世家有亲戚关系, 据陆家族谱等资料可知当时天师家族的张禹锡是陆九渊的表姐夫.有了这层亲缘关系,陆九渊自然常是“龙虎山中客”。很难确定少时的陆九渊在随家人往返龙虎山亲戚家的“走亲戚”过程中,有没有被山中奇异的景物点拨心中的灵气,但“遇事多省发,见窗棂震动,有所警觉”的他一定和常人一样会被龙虎山奇异的风景,壮美的气势所吸引震撼.更重要的是,天师世家中的道风武韵和陆九渊忠君爱国济世的志趣有更多的契合.
我始终相信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人对人的影响是排在第一位的.陆九渊祖父好“释老言”,这种家风余韵会通过家人的朝夕相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陆九渊刚刚发蒙的身心.及其初长成,知“二圣之仇”,知道金人入侵掳走北宋的两位皇帝,立志复仇,“乃学弓马”,欲操练武术期待能直接跨马出疆保家卫国.这种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观导引的人生模式,在他那同时代的儒学之士身上出现不是偶然,如与他同时代的张载不满西夏的入侵,少时好学兵事,甚至直接上书领辖陕西军事的长官范仲淹言兵;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龄也是修习武术,家乡遇寇,乡人邀请他出面长领地方保安部队“保伍”,保卫家乡的平安;但促成陆九渊本人这种人生模式进一步发展,则与他与龙虎山天师世家在亲缘关系上的进一步交往分不开.作为他表亲的张禹锡的身份是南宋朝廷的武官,“官封武校尉,承信郎”,直接参与领兵卫国报家的实际军事活动中,而其张禹锡的父亲张宪武则中武状元,曾任“淮东马步将军副总管”,是北宋名将,与入侵的金人激战于江西余干,以身殉国,被追赠为武功大夫,试想欲学武功以期报国的血性少年,碰见这种正身体力行,报国践道的人物的活生生事迹的影响,怎么不会促使他对忠君爱国济世的人生理想的更一步坚定?龙虎山中一定响起过少年陆九渊习武的呼呼刀剑声,响起他报国图雪耻的呐喊声.
欲真正的最大化的实现救国济民的人生理想,通过当时国家的人事制度的选拔是必不可少的.和千万儒生一样,陆九渊要踏上科举的道路,以期有报国强国的机会.中举后,已弊端丛生的社会制度,并没能让他能一展报复的大好机会.政治上失意的他把精力和理想付诸在办学讲学上,期望以这种方式,实现弘道救世的理想.当他的同乡兼学生的彭世昌给他推荐“象山”这块风水宝地时,他欣然前往勘察,并最终决定把书院选址在这里.在这里创办书院并不容易,离家远,陆九渊要一个月左右才有个来回,他在书信屡屡向人提及创办书院时的毕路蓝缕 ,流露出不能很好照顾家人的愧疚.但是述而不作的陆九渊觉花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象山的美景.“乡人彭世昌得一山,在信之西境,距敝庐两舍而近,实龙虎山之宗。巨陵特起,豗然如象,名曰象山。山间自为原坞,良田清池,无异平野。山间合为瀑流,垂注数里。两崖有蟠松怪石,却略偃蹇,中为茂林。琼瑶冰雪,顷倒激射,飞洒映带于其间,春夏流壮,势如奔雷。木石自为阶梯,可沿以观。佳处与玉渊卧龙未易优劣……舞雩咏归,千载同乐。”(《陆九渊集》卷二《与朱元晦》)龙虎山行龙走虎的山势是否曾启发陆九渊要觅得与之相似的胜境作为自己书院的归属?
象山和龙虎山是属同一山脉,堪舆术虽一度被人们所非议,但是它其实是古代人们地理知识的汇集,是古时候人们建筑选址的依据.虽无法确知,当时的天师府中的陆家亲戚是否参与了陆九渊选书院地址的工作, 用堪舆术帮他选定书院基址.但龙虎山秀丽的风光和诡异的气象多少激发了他对与龙虎山风光相似的象山的眷恋. 他曾经写了一篇诗作《我家应天山》,表达他的喜悦心情。诗文如下:
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
上开园池美,林壑千万状。
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
清池漾微波,暖翠团前嶂。
天光入行舟,野色随支杖。
吾党二三子,幽赏最清旷。
引兴谷云边,题名岩石上。
碧桃吹晓笙,白鹤惊春帐。
一笑咏而归,千载应可尚。
陆九渊的两个儿子,陆持之,陆盾之随他在象山书院读书,两人就很看好龙虎山一带的“风水”,后来陆循之的儿子陆溥考从弋阳县令卸任后,回到龙虎山西源定居,成为龙虎山陆氏后代的始祖。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报道:龙虎山发现陆九渊后裔
发现大师后裔
  西源陆家村位于鹰潭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西南角近10公里。这里,一条直通龙虎山道教名胜上清宫、天师府的公路从村口擦过。40岁不到的村民陆扬新像一棵没有叶子的树那样立在村口。他是陆九渊的第26代后裔。当阳光将他眼角的皱纹勾勒得好似春天田野里的沟壑时,我们无法把他跟800多年前的大师陆九渊扯到一起。发现自己和村里人是陆九渊后裔的秘密非常偶然。1993年,龙虎山管委会有意要开发“象山文化”,有关人员安排时任西源村委会主任的陆扬新收集整理陆九渊资料。这时,陆扬新才确定了自己是“出身非凡”,终日在田间操劳的村里人也因此得知了真相。于是,陆扬新忽然觉得自己承担着家族传承的使命,竟然用10多年的时间,收集了大量陆九渊及其后代的资料,由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干部成为抚州市金溪县陆学会特约研究员。西源陆家村的古门楼不知疲倦地注视着远方。那么,鹰潭的西源陆家村陆家人又怎会跟出生在金溪县延福乡(今陆坊乡)青田里的陆九渊牵扯上关系呢?陆九渊中进士后,曾担任过隆兴府靖安县主簿、福建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后经人推荐,担任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为官不超过8年时间。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九渊因启奏“君臣关系”、“尊德乐道”、“知人则哲”、“立至驯致”、“不亲细事”等“五札”得罪了王信,于是,宋孝宗下旨命他主管浙江台州府崇道观。陆九渊哪里会不知道,崇道观只是个虚职?便辞官还乡去了。同年12月,天寒地冻,雪花飞舞,陆九渊从浙江起程的回乡路,也成为他的讲学路。当时,陆九渊名望已高,每次开设讲席,各地学者都蜂拥而来,有文献描写为“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1187年,陆九渊回到家乡的一天,门人旧友彭兴宗邀请他登龙虎山,见“瀑布流飞,高路入云,烟雾飘缭,奔腾游动”后,欣然大喜,于是决定在龙虎山西南的应天西麓东坞已破旧不堪的寺庙遗址上新建一座草堂,名叫“象山精舍”,发动友人捐资兴学。
  逝去的“乌托邦”
  陆扬新介绍,陆九渊在贵溪讲学到仙归时不足6年时间,但这6年时间却对他后代的文化传承和定居产生很大影响。陆九渊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陆持之在应天山读书时,就随父亲一起讲学,还当过辅导老师,后来官至浙西按抚司。小儿子陆循之(字仲理,号梅轩)中举后官至弋阳县令。两人都很看好西源山麓可谓“四面青山村对凸笔架,半亩芳塘门立凹葫芦”的“风水宝地”,只是因为官职在身,没有条件回到西源。然而,这些情结却在陆循之儿子的身上得以实现。陆循之的儿子陆溥考中进士后也曾经担任弋阳县令,但后来解组归徙,回到龙虎山西源定居,成为龙虎山陆氏后代的始祖。陆溥仙归后,安葬于龙虎山仙岩寺山上,其妻也葬于龙虎山无蚊村的许宅后山。陆扬新说,西源陆家是义门世家,是典型的宗法大家族,完全按照封建礼教的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制度来整治家风。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有训诫楹联可以表明:一门翕然聚食三千指,十世仁让合爨二百年。意思就是陆家规定300人吃饭,200年都不能分烟火,分灶台。据陆扬新调查核实,陆九渊就是从金溪县陆氏大家族中走出的,当时,从陆九渊以上的6代前辈40多户人家都没分家。而当他转移贵溪讲学,并携带儿子出门后,仍然要求按照祖宗的礼教传统教育儿孙,直到元朝时,陆九渊第8代孙陆永和看到陆家人口达到40多户,应该考虑分家,陆永和的5个兄弟才商量着分灶吃饭。-------《江南都市报》2007-03-18
如今的龙虎山西源陆家村有700多口人,可谓陆家氏“西源枝”。把家从金溪迁到龙虎山下,这其中有没有陆九渊的夙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19: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