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5424|回复: 3

广西贺州阿三与诗人汪国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8 17: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4-27 21:46 编辑

广西贺州陆阿三与诗人汪国真

     汪国真,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是“五·四”以来中国出版诗集最多的诗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他的诗倾倒了大批读者,长城内外四处可见“汪迷”,大江南北曾经掀起“汪国真热”。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一次“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的民意调查,结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汪国真名列榜首。阿三,贺州文化名人,擅长书法,亦精诗词。不久前,汪国真先生游历到贺州,与阿三先生相见,留下贺州文坛一段佳话。
  阿三先生和汪国真虽是初次见面,但一见如故。大家谈起诗词书法,汪国真先生对年长于他的阿三很是尊敬。阿三先生道,很早就拜读过你的诗。你的诗不光年轻人喜欢,我这老人家也喜欢。阿三说,他许多年前曾经为贺州摄影名人大仙拍的一幅韶山毛泽东主席故居的摄影作品题字。他在题了一段《东方红》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紧接着续写上汪国真的诗《他的名字》:“他走过的道路/叫做历史/他住过的院落/叫做故居/他安息的地方/叫做纪念堂。他的指挥/叫做诗篇/他的领导/叫做雕塑/他的思想/叫做结晶。他的名字/叫做——毛泽东”,然后再归结到《东方红》歌词:“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现在贺州一些人的办公室和一些酒店里还能找到这幅大仙摄、阿三书、汪国真诗的“三绝”巨幅摄影。阿三不由分说拉上汪国真先生去了一家酒家,那里正好挂着一幅“三绝”之作,令汪国真感动不已。汪国真先生在贺州期间,到贺州学院进行了一次演讲,演讲中多次提起“贺州有个书法写得很好的阿三大师”。
  汪国真在贺州的一个晚上,和阿三等文人一起品茗写字。这一幕堪称贺州文坛经典的一幕——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汪国真吟诵着他的诗句,阿三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下的是一幅汪先生的《寂寞的是心》:“烟雨迷蒙江南瘦/暂系轻舟/重登高楼/再斟那别恨离愁……”大家感叹,这第一句诗太美了。就有人提议,用这句“烟雨迷蒙江南瘦”作为上联来对下联。大家正思索间,还是才思敏捷的汪先生对出下联:“落叶纷飞塞北秋”。虽然不是十分严格的工整,但上下联渲染出一股很有韵味的意境,这也正是汪诗的一大特点,追求意境的美而不拘泥于格律的束缚,自然超脱,轻灵飘逸。阿三先生兴奋地当即书下这副刚刚创作的对联。
  汪国真先生离开贺州。有一天,阿三先生接到在广州工作的一名学生打来的电话,称他在暨南大学听汪国真的演讲里竟然听到阿三的名字。汪先生演讲中说起,现在有些人崇拜名人,其实在民间,在你们身边,也有很多在文化方面有造诣的民间艺术家,民间名人,比如,“广西贺州就有一位书法写得很好的阿三大师……”。
  


                     图为汪国真吟诵诗句,阿三笔走龙蛇。
200958113732652.jpg (50.99 KB, 下载次数: 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7: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4-27 21:21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7: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州陆阿三






[阿三其人其事]




       阿三(陆达仁)可以称得上贺州文坛名人。 曾有这样一件事情。若干年前,贺州有个企业招聘员工,出的考题竟是“你知道贺州阿三吗?”应聘者答:“不知道。”老总就说:“在贺州不知道阿三?文化品位太低,不符合本公司用人要求。”应聘者忙解释:“我知道有阿三这个人,写得一手好字,但我不认识他。”老总这才“从阴转晴。”这事听起来像传奇,但却千真万确。阿三在贺州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阿三的出名,首先是他那一手好字。漫步八步街头,很容易可以看到阿三题写的商号匾额,落款多写“壮人阿三”。很多人知道他的笔名阿三,见面尊称他“阿三大师”,对他的真实名姓,知晓的反倒不多。 阿三的字好在哪,我不懂书法,无法用专业术语去评说其横竖撇捺。但我见过一些写字的人,一幅字要写上好多遍,最后才“百里挑一”从中选出一幅满意的,有的甚至需要一个个字东拼西凑剪贴组合成一幅作品。阿三的字,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何种纸张笔墨,从来都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下笔成书,有时甚至用笔顶部分点戳,用手指蘸墨涂抹,真是随手皆成趣,落墨便有神。其书法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形成独特的纯真清新风格,这是很多人喜爱阿三书法的一个原因。我见过他一幅书作,一个大书“龙”字,里边蕴藏着“马”字和“驰”字的笔意,让你从中能感悟到“张弛有致”、“龙马精神”的哲理。看他的字,就是这么赏心悦目。 阿三不但贺州闻名,而且将贺州书法“发扬光大”到了贺州以外。 那年,首届贵港-贺州两市书法展在贵港举行,阿三应邀前往助兴。阿三在众目睽睽之下,信马由缰,笔走龙蛇,令人叹为观止,倾倒两地观众。这样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又一次,阿三前往广东肇庆参加文化联谊活动。也是举行现场笔会。开始时,广东人对贺州来客只是客气寒暄而已,并不显得十分热情。待阿三在纸上落墨成书,一位旁观的广东老板就凑过来:今晚我要和你好好聊聊。那晚是冬至,在广东,向来是“冬至大过年”,要在家里吃团圆饭的。这位老板见了阿三的书法,一个晚上陪着阿三,拿出一副楹联请阿三题写。阿三帮他对楹联进行了一番润色,使楹联生色不少。那老板喜不自禁。不久后的一天,阿三刚收到广东那边寄来的证书,其所题楹联已被刻匾挂于当地的大雄宝殿廊柱上。


[多才多艺少张扬]




       阿三不但书艺精湛,而且多才多艺,他还擅诗词,精楹联,长篆刻,其撰联赋诗和书法一样也是一气呵成。你叫他写副对联,报上名字,他立马为你撰写出一副姓名嵌字联来,自然贴切,浑然天成,绝少斧凿之痕。但阿三的诗词楹联作品却鲜为人知,因为他几乎从不发表,很少张扬,有的写过以后也就忘了。不过,不少人却把他的诗词楹联作品装裱收藏起来,有人以能得一副阿三大师所书的嵌名联而引以为荣。这里选取阿三作于九十年代的一首《七律·赠友》,你可从中领略他诗词方面的才华:


少小无猜梦寥廓,
云程却断盼天低。
千丝遥念托鸿雁;
万种挂牵付清溪。
奈得窈窕来天半;
诗题红叶报君迟。
人生苦短终有怨,
双璧情章泪依依。

      阿三写过的东西,一般不刻意保存。朋友这次把十年前抄录他的这首诗拿出来征求他的意见是否同意公开发表时,他好一阵子才想起曾经作过这么一首诗,说过去十年,已经忘却,亏你抄留了下来。 阿三大师多才多艺。我的一位朋友称阿三为老师,我对那朋友说:“不知道你还学过书法。”朋友说,哪里啊,他教我的是吹奏笛子!我不禁问阿三,你到底还会些什么?大师笑道,年轻时我还带过篮球队呢!那次我们担起锅碗瓢盆发电机到十八渡水搭起帐篷露营。夜里,月色微明,星光点点,寂静的山林里,和着泉水叮咚,蛙声阵阵,一阵悠扬的二胡响起,如怨如诉,让人听得如痴似醉,——这二胡便是阿三拉的。



[德艺双馨受尊敬]




       阿三受人广为尊敬,不但是因为他才华横溢,也不只是他的多才多艺,更主要的是他德艺双馨。阿三才高八斗,却从不恃才自傲,绝无一些文人那种酸不拉叽的习气。阿三跟很多官员来往密切,不少官员还是他的座上客,不少外地领导到贺州取消应酬专程到他家里品茶谈书坐上一番。但不管你官居几品,拟或平头百姓,阿三都一视同仁。和他接触,你感觉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从他身上显示出一种深厚的涵养和高尚的品德,阿三就是这样一位属于大众的艺术家,这正是他赢得众口皆碑的原因。 那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阿三夫妇“老夫聊发少年狂”,和众多年轻人一起参加姑婆山登顶活动。虽然年过花甲,但大师仍精神抖擞,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登上峰巅,成为当日上百登山者中年龄最大的登顶者,令人肃然起敬,登山者纷纷与他在山顶合影。站在山顶,笑傲峰峦,一览众山小,大师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师的举动彰显出一个道理,只要你勤奋攀登,无论你年龄长幼,你都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7: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 州 阿 三

——细吙(网友)




    阿三者,广西平乐县人士,壮族同胞。其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便戏言自己乃阿三阿四之类的布衣草民,因以号之。其陆氏人也,大名也够响当当,达仁是也。1944年生人,属猴,因而猴性十足。平常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不拘小节,不修边幅,不忌尊卑;而又为人谦和,诙谐健谈,社会人生,信口直言,人们乐与其交谈,阿三也以与人神侃为乐,话语投机,彼此自然都是在享受快事。这是此君生活中的一个方面。阿三爱好广泛,能教活二胡两根顽弦,更偏好诗词,精于格律,口占成诵,文词贴切,令人称绝。几十年来,游戏在黑白之道当中,因墨缘,人们对其称呼从“三哥”直到“三爷”。贺州人都知道阿三,却不知陆氏达仁是何许人也。仅此,在贺州大地上,阿三之名气振振可见一斑。
        然而,就是此等草民,竟是贺州市书法界的泰斗。
     阿三平常极尽懵懂搞笑,而在写字之时又认真有余。阿三沉醉于墨香,他扎实的正书功底,造就了其翰墨淋漓,挥洒自如的书法品格,他的作品让人感到在飘逸和潇洒之中浸透着令人捉摸不着的变幻,流畅的线条里面有着优美灵动的行云流水般的韵律。同时,人们也不难看到他运笔的遂意有余,尝新的欲望无限,甚至摒弃书门的传统、另辟蹊径而妙笔生新痕迹,他常曰:“书本无法,法在心中。”于是,他的书法就有了无派无宗而又笔笔归依正源的味道。长期以来,他在不懈地追求中所积下的硬功夫,使其谓之书法名人而不愧,与名人书法有着天壤之别。人都说,观看阿三写字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书之不择地方,笔之信手而出,一挥而就,章法布局,一任自然;特别是在泼墨之中不乏滑稽的音律动作,挥毫之时自有节奏运用的意境深邃,点墨之间每每露出的匠心与功夫,这些足使人们在欣赏之中陶醉,陶醉中自然地融入他的世界。然而阿三却纵使自谑曰:“不成体统,聪明字也!” 阿三长期从事书法研究、教学和创作,有教无类,弟子如云。凡接触过他的人,无不敬重这一位极高的艺术修养,且又消遥悠哉的慈祥长者。在施教过程中,时时提醒弟子既要注重临帖,又要勇于创新,力倡超越老师,超越古人,万勿一味模仿他人,包括不要模仿他这个老师在内,模仿即使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也还是在书法上没出息的废人。
    阿三从不慕其名利,也没闯荡过江湖,其不愿参与各种赛事,更不情愿在头上加戴任何光环,尽管他早就成为贺州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作品也远渡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和港澳台地区,其自恃淡然,一笑了之。其退休后,翁媪子孺更之登门不绝,他却乐此不疲,开怀之至。然而,对索其字者,赠书还白搭纸墨,却依然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只因为写字是他发自心底的爱好罢了。阿三实在是一块长久埋在乡野文化沙漠里的金子,值此刊发推介阿三先生有生以来的区区小册,是为撰此拙文,不足道先生高风亮节之一二,万请诸位宽宥,幸甚至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18 01: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