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5160|回复: 0

陆九渊思想与现代教育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17: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8-22 21:29 编辑

                                   陆九渊思想与现代教育管理

  陆九渊,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他曾在贵溪应天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在中国哲学史上,陆九渊的心学有其特殊的地位,是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学派之一。一方面他是孟子心学的中继者,将此薪火,往下传递,至王阳明而大放光明;一方面他又是宋朝心学的领导者,与朱熹所领导的理学,分庭抗礼,学术辩论之激烈,为春秋战国时代以后所仅见。在这两方面陆九渊的表现均极突出,对此后的中国哲学有深远的影响。

  陆九渊也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毕生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造就人才。他槐堂讲学,国学授课,鹅湖论辩,应天山讲学,白鹿洞传经,荆门演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当时与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心学

陆九渊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淳熙二年(1175),应吕祖谦之邀,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思想。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但他们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九渊曾在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泣下。“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

二、教育目的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十三岁时,有一天对自己少儿时思考的问题忽有所悟。这天,他读古书到宇宙二字,见解者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省悟道:原来“无穷”便是如此啊。人与天地万物都在无穷之中。他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他从宇宙二字,悟得人生之道。陆象山立志要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

九渊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学做圣人”。他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唯在其心之无蔽,心无蔽障,即心之灵、理之明;唯在其实有此心之灵、此理之明,是即圣人之德性。此圣人之德性,固非自其对事物之知识与技能上见。由是而学者之学圣人,即亦不在求多知多能,要在学圣人之不以不知为知,不以不能为能。

不论读书做事,陆九渊皆教人以做人为要,要求内修其德,外成其事。光读书,而不知道躬身力行是错误的;人生行事,不能以成就圣贤事业为目的,也是错误的;客观的学术见解不是学习的终点,唯有圣贤人格的完成才是目的;光读书光修己也是不够的,唯有站在社会国家的工作岗位上,实实在在地做事才是应该的。因此象山教人,读的是实书、做的是实事。并且以此途诠释孔孟之学,而建立了象山特有的儒学风格。

三、道德修养

陆九渊特别注重的修养功夫,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1.辨志

“傅子渊自此归其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对曰:义利之辨。”

九渊所主张须辨的志,乃是义利之辨。为学为什么须先公私义利之辨?“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欲意见,是外来的,后起的,都非人本来所有,所以是客,是逆旅。现在一路闯过利欲、意见的关卡,而直透到人之念虑之所萌的地方,这便和主人接上了头,主人便会出来作主;正如慧日澄空,阴霾自敛。义是人所固有,利欲意见是后来的;主客分明,于是在志的地方,自然有一个义利之辨。九渊教人首重“辨志”,是要人在动机上头做一番审查的功夫,以期在内心的根本处上做一正本清源,克除私欲的矫正工作,这是吾人德性生命觉醒及超升的一大关键。

他还要求学生每天定时跌坐,反省自己的本心,体验自己的真我,把握自己的真生命。当然,省察过错不可激烈,激烈必是躁进,必不能深至,徒生枝节;须在平淡中切实省察,才有帮助。

九渊认为,邪正是非的道理既已明白,又经过切实的省察,知道自己的过错,那么就应当如救水火一样迅速改过迁善,使此心无病。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乃在于其能改过迁善。改过是为自己,要由自己去做;古人知道这道理,故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君子有过错是不加掩饰的;改过以后,人们一样敬仰他。圣贤也不免有过错,而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在于能够改过。

   2.规矩严整

九渊教人,颇注重随身规矩。认为规矩可以整肃学者的威仪,使心不狂妄。

   1)不可戏谑、乡谈。九渊深知人心的机微,认为一个人有不肖和破坏的意念时,必先和你戏谑,谈一些乡鄙的话;如果不作戏谑之言,不与人谈乡鄙的话,不肖和破坏的意念就无从产生,就没有轻薄小相,而养成凝重阔大的风度。

   2)不说闲话。九渊认为,闲说话,是要有着落处,即是要有目标、有意义;如果无谓的闲说话,精神就不能专一,心理状态也就显得不敬。此外,九渊还认为,说闲话不但精神涣散,显得不敬;而且能淹没人,使人心灵受到蔽塞。

   3)注重坐姿。九渊认为,坐的姿势不对,就是懒散的表现。吃饭的时候,两足交叉,也有放逸之过。可见陆九渊的随身规矩,的确很严。

   3.亲师友

上述的两大方面,可以说都偏指个人的努力。其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外在环境的影响也不可抹煞。因此九渊也最喜欢教人亲师友。“师”的职责在传道、授业和解惑,若不拜师勤习,则学无由进。“友”指益友,乃所以切磋琢磨,共臻于善域,若学而不尚友,则无从共学互勉。

四、教学方法

陆九渊热心于讲学授徒,“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其施教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点:

   1.有教无类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创“有教无类”,第一个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教育和受教育权的垄断,为天下之木铎。2500年来,“有教无类”和“成德之教”,同为儒家教化精神的主体。陆九渊继承了儒家此教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他一生讲学,无论官府、国学、山间、学舍、村里、寺观,均可随地施教。其言论平实,适合多数听众,上至朝廷官吏,诸生弟子,下至村夫乡民,贩夫走卒,均可为其教学对象。他经常直接向社会大众传教,启发他们复其本心。

    2.因材施教

九渊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此性此道与尧舜元不异;若其才则有不同,学者当量力度德。”“人皆有所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亦是一事。”由此观之,象山认为吾人禀赋之中,有一般因素,有特殊因素,前者为性与道,后者为才。此性此道,人所禀赋者大致相同,顺性与道而发展之,则人皆有为尧舜之可能。才则有个别差异,其所谓才者,盖为智力、兴趣、情绪、能力等心理因素之总称。象山说,“中人以下则由而不知”,是承认智力等差之事实;“就其所长而成就之”,即因材施教发展个人特长之意。

     3.启发诱导

九渊说:“其有欲言而不能自达者,则代为之说,宛如其所欲言,乃从而开发之;至有片言半辞可取,必奖进之;故人皆感激奋砺。” 有的学生想说而没办法说出来,九渊便代他说,说得与学生自己想说的话一模一样,九渊便顺势开导他;有的学生片言半辞可取,九渊也奖励他;所以学生都感激奋砺。灌注式与启发式不同的地方,就是前者以他人的事理来教他,后者以他自己的事理来教他。启发式较灌注式有效,其理由也就在此。学者有意见,不能自己表达,教者代他表达,接着就顺势开导他,此即是一种引诱他说话的方法。如果学者有片言只字可取,则奖励他,此即是用奖励来诱导的方法。

善用比喻,也是陆九渊启发诱导的一种方式。有些道理过于抽象,学者不易了解,九渊常用具体的事物来设譬示意,使人警发。譬喻论人应论其大概,不必斤斤计较,则谓:“铢铢而称之,至石必缪;寸寸而度之,至丈必差。”喻理明则众欲尽消,则谓:“太阳当天,太阴五纬犹自放光芒不得,那有魑魅魍魉来?”譬喻未明善而勤于诵习,则谓:“登山而陷谷,愈入而愈深;适越而北辕,愈骛而愈远。”譬喻不知开端已错,而仍孜孜于利害得失,则谓:“日与泽虞燕贾课远近,计枉直于其间,是必没身于大泽,穷老于幽都也。”凡此种种,不仅出语隽永,耐人寻味,且隐含至理,引人探索,使人印象深刻,容易了解。

   4.去学规

宋儒严明师道、重学规,例如朱熹、吕伯恭等在讲学处均设置成文的学规,或刻于石板上,或贴示在墙壁上,警策师生共同恪守。其优点在醒目及有明确的规范可循,缺点则偏在外铄之功,而使人少自觉内省之效。九渊认为,不依其德,而徒绳检于其外,行与事之间,将使人作伪。因此主张去学规,教人由根本上理会。当然,九渊所去者乃成文之学规,日常之间,一切均有规律,并非漫无约束。因行为之规范在己,若能实践,本身即为学规,何必重外在之约束?倘无内心之自发,外在之规条,只能收效于一时,日久松弛,旧习复萌,有何裨益?

   5.以身作则

陆九渊每天到精舍揖升讲座的时候,“容色粹燃,精神炯然”,使得在座的诸生“齐肃无哗”。平日闲居的时候,不是看书就是抚琴;天气好时,徐步观瀑;有时诵经训,歌楚词,及古诗文,雍容自适。他的举止,可以陶融学生的性情;他的兴趣,可以诱发人对诗书的爱好;他的雍容和气,能使人鄙吝全消。“虽盛暑,衣冠必整肃”,整肃的仪容必感染诸生,使其不可散漫,在精神上有收敛的作用。至于“终日不倦,夜亦不困”的刚毅精神,影响学者最大,象山门人大都能卓然自立,原因就在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8 02: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