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10132|回复: 10

有一种感动叫做师德——记贵州省三都县羊福乡残疾教师陆永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2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昭仙 于 2011-10-20 20:19 编辑

有一种感动叫做师德
——记贵州省三都县羊福乡残疾教师陆永康



有人这样说他:“这是一个跪着工作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
  他叫陆永康。父母取名永康,偏偏老天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58岁的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他出生仅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两公斤的“船鞋”陪伴他56年
  陆永康的手掌极其厚实,上肢粗壮、有力。在他2004年做手术前的56年里,他只能手膝并用地跪着行走。
  只读到小学六年级的陆永康从没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还记得,1968年,村里的孔荣小学已经流失掉最后一位教师,“村里的干部找到我,让我试试看能不能胜任。上了几节课,领导觉得还行,就这么当上了老师。”
  学校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给劝回来。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白天上课,晚上家访。
  家访,对陆永康来说,不是件容易事。因为行走不便,别人走一个小时的路,他得跪着走上两三个小时。孔荣村的村民依山而居却不集中,隔山相望,走却要耗时半天,爬山、过河、跨沟,就是正常人也要留个神。陆永康常常是傍晚出发,回到家里已是繁星满天。
  跪行在崎岖的山道上,手脚并用,稍不小心便摔跟斗。没人搀扶,他“蹭”起再继续往前“走”。陆永康回忆说:“有一次遇到冰雹,遍地泥泞,我走不快,只好躲在树底下。冰雹子打到身上脸上,只觉得耳朵‘辣’。”
  孤身一人跪着行走在深山老林里,陆永康有时难免感觉害怕。听老人说,不管是鬼还是老虎,都怕铜的声音。于是他便买了一个铜口哨,再绑一个手电筒在头顶上照明。
  “听到树林里有动物的叫声或者觉得害怕了,我就吹吹口哨给自己壮胆。”陆永康说。
  村民们逐渐熟悉了陆永康的口哨声。每当此时,他们就聚集在进村的山道上,“哦呵,哦呵”地吆喝着迎接陆老师。
  “跪行”着的陆永康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便增加到50名。3年后,孔荣小学破天荒地有了150名学生。陆永康在这里一教就是13年,他跪着给孩子们上课,跪着和孩子们做游戏,跪着和孩子们一道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13年里,他跪坏了5双自制的“船鞋”。
  鞋坏了修,修不了再做新的。陆永康说,他“都快成鞋匠了”。
跪着教书的乡村老师终于站起来了
  长期的“跪行”“跪教”,使得陆永康的膝盖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膝盖以下的肌腱功能已退化变形。
  1981年,陆永康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后,上级有关部门考虑到他行走不便,把他调到乡里任教。学生和家长都舍不得他走,多次找到乡里反映,要求陆老师回去继续教书。羊福乡教育辅导站站长龙光启说:“我们反复解释,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劝了回去。”
  2004年3月,中共黔南州委书记林明达在知晓陆永康的事迹后,给黔南中医院院长张长松打电话,询问陆永康还有没有通过手术治疗站立起来的可能。经过检查,陆永康双腿膝关节纤维强直,屈节90度,严重畸形。同年6月18日,历时3个多月的治疗后,陆永康生平第一次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站立起来。
  消息传回羊福小学后,学生们你一针我一线地为陆老师绣了两双鞋垫,并托人带到黔南中医院,希望陆老师早日康复。
  2005年4月19日,前后经过大大小小14次手术的陆永康出院了。进羊福乡要先过一座大桥,学校的师生们挤在桥边,他们是来迎接陆永康回家的。
  乡村教师陆永康在学生心目中是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现任羊福民族学校校长王泽文曾是他在孔荣小学任教时的学生。这个26岁的年轻校长说:“我从小家境贫寒,考取中学后,陆老师每年坚持寄钱给我。毕业时,我向他咨询今后的专业选择。他回了长长的一封信,劝我读师范。我尊重他的意见,从黔南师专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当老师。”
  陆永康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900多元,妻子没有文化,在学校做临时工,煮饭扫地,月工资150元,两个孩子都在读书,陆永康的日子并不宽裕。一家4口,一年四季穿的都是最便宜但很耐磨的绿色解放鞋。
  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陆永康却一直留在大山深处。他说他最喜欢的一支歌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尤其是那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在他看来,这就是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即便是跪着上课,只要自己的学生能考上学校,有出息,这比什么都让我有成就感。”
  1985年,陆永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2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他还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然而,在他破烂寒酸的木板房里,墙上贴满了儿子获得三好学生和各种比赛优胜的奖状,甚至还有妻子黄天云在学校参加跑步比赛的奖状,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张,那是1998年县政府颁发给他的“光荣任教三十周年纪念”奖状。
  这不是什么特别的奖励,因为“每一位教书三十年的老师,县里都会发一张”。
  “其他的奖状,搬家时不知扔到哪去了。”说这话时陆永康一脸平静。跟奖状一起不知扔到哪儿去了的,还有伴随陆永康30多年的“船鞋”,他说:“懒得留,站起来就算是和过去告别了。”
个头矮,心气可不“低人一等”
   今年3月23日清早,天刚刚亮,一泼春雨过后,空气里有些湿润的味道。陆永康早早起身,7时30分就是早读课,他得到教室去。
  家就在学校里的陆老师提前一刻钟就出了门。雨后路滑,这对拄着双拐的陆永康有些难度。他说:“过去跪着走,平路走不快,爬坡上坎还比现在利索。”
  跪着走的陆永康在个子上虽然低人一头,他的心气可从来不会“低人一等”。
  陆永康是个“身怀绝技”的人,他能爬树,会游泳。他还有一手好木工技术,专门为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木工用的刨凳。家里的衣柜、抽屉、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说:“以前跪着干活只有一米二几,现在能站起来了有一米五几,那个刨凳用不上了,木工也搁下来不做了。”
  陆永康直到1990年才结婚,这时他已经42岁了。晚婚倒不完全是因为残疾,他说:“早先也有很多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不敢谈,那时我的身份还是民办老师,收入低,没保障,怕把人家拖累了。转正以后,又怕影响事业,一拖就到了四十几岁。”
  陆永康的妻子黄天云今年44岁,苗族,是邻近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人,朴实勤快。结婚后,家务活全让黄天云一人给包了,陆永康把更多的精力留给了学生。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有限,想方设法到处找各种教材资料,业余时间自学。他说:“乡村老师要样样都会教。调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后,我主要是上数学课。没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生怕教不好,我就到处向人请教。”
  儿子陆昌健挺崇拜自己的父亲,4岁那年,他看见爸爸在上课的路上摔倒,从此每天都要陪爸爸到教室。小昌健有个朴素的愿望,“长大要做像爸爸一样能干和受人尊敬的人”。
  给儿子取名“昌健”,陆永康有一点特别的含义:“我天生残疾,所以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
  虽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自如行走,陆永康却始终快乐爽朗。今年春节,他亲手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选的是毛泽东的两句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采访手记:
  陆永康贫寒的板房外墙上,刷着已经褪色的几个大字:国家兴亡,系于教育。
  在偏僻贫穷的大山里,无数像陆永康这样默默耕耘的乡村教师,使艰难跋涉的中国农村教育“教书育人”薪火相传。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羊福乡是国家级一类贫困乡,1997年底才通公路,全乡6800多人,2005年的人均纯收入刚刚超过千元,财政收入6.5万元,全乡1100多名学生,教师35名,陆永康就是其中的一位。
  1948年,陆永康出生在羊福乡孔荣村的一个水族家庭,自幼因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10岁那年,村里第一次有了小学,可是,开学仅仅3个月,县里派来的老师因忍受不了清苦生活,丢下学生回城去了。为了继续求学,陆永康每天跪行十几公里,到邻近的甲雄乡读书,直到高小毕业。
  1968年,陆永康在孔荣小学开始了漫长的跪着教书生涯,也许因为自己求学的艰难,他暗自下定决心,“就干一辈子教书匠。我要让乡下的孩子都有文化,在我们农村,落后、愚昧都是因为没有文化。”
  30多年来,陆永康跪行在坡头山间,跪教在齐胸的讲台边,为了家乡的下一代,他不知多少次跌倒在劝学家访的崎岖山道上。
  用“身残志坚”来形容陆永康当然是恰当的,但,这个一度只能靠手膝并用行走的汉子,却始终开朗而乐观。陆永康是憨直而不善言谈的人,上课之余,他却主动找那些思想波动大、不能安心在农村工作的青年教师谈心,希望他们能留下来,为农村的孩子做一点事。
  在陆永康如今任教的羊福民族学校,总共25名教师中,有7名曾是他的学生。乡村教育事业后继有人,让他感到由衷骄傲。
  “我文化程度不高,又是残疾人,我对羊福乡的贡献只有这么大。我要省吃俭用,培养两个小孩上大学,到时候回羊福教书,接我的班。”陆永康说。
  有人说,陆永康像一支残烛,照亮了贫困山区孩子明天的希望。陆永康却说,我搞不懂那些复杂的东西,老天生我在这里,国家安排给我这么份工作,我就晓得要兢兢业业做好它。“穷地方留不住人,老师像走马灯似的来一拨走一拨。我只希望等退休的那一天,这个学校的学生能有书读,能读好书,别像我一样艰难求学,就很欣慰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陆永康为原型
——电影《水凤凰》



  9月10日,电影《水凤凰》在贵阳盛大首映。影片以贵州省优秀教师陆永康为原型,真情演绎陆老师36年“跪教”生涯,真实的场景与切实的表演,完整地呈现出一位人性光辉闪耀的残疾教师形象。当日参加首映式的各界嘉宾,观后纷纷赞叹:“很真实!很震撼!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首映式上,记者采访了演员潘泰名、部分专家及嘉宾,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影片、诠释感动。
  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中宣部文艺局原局长梁光弟用四个字来形容自己观后的感受:“感人、震撼”。
  梁老说,《水凤凰》把我们需要的师德表现了出来,同时,也把现实生活中陆永康老师这样一种无私无畏的“跪教”精神表现了出来,这是电影最成功的地方。
  “人性的善、人性的美,不管是电影创作还是文艺创作,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也是创作过程中非常需要的。”梁老说,《水凤凰》这部电影,就突出地表现了人性中的善和美。在影片中,演员的表演真实、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东西。
  谈到电影的表现手法时,梁光弟说,影片中有意识地加上了一些矛盾冲突,这就脱离了好人好事这样的局限,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记者请梁老谈一下电影《水凤凰》的观后感,梁老稍事沉思了一下,回答记者说:“对它的评价,我就用四个字:感人、震撼!”
  张思涛:不可多得的佳作
  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张思涛对电影《水凤凰》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水凤凰》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残疾教师陆永康为原型,将其36年跪教生涯感人的真实故事搬上银幕。陆永康的故事,作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曾经感动过亿万群众,拍成电影后,故事有所集中,情节得到提炼,增加了戏剧性和可看性,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感人,整个影片更加震撼人心。
  张思涛主任说,《水凤凰》以动人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贵州山水,表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谐,赞美了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光辉,从而为我国的残疾人题材电影增加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水凤凰》这部影片是我国教育题材影片园地上开放的一朵奇葩,陆永康老师跪教36年的坚守、顽强、不屈和奉献精神,为影片增添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典型形象。
  张思涛主任说,祝愿《水凤凰》文艺评论、评奖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韦鹏飞:成功塑造优秀教师形象
  “师恩难忘,师德永存。”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原司长、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副会长韦鹏飞说,“在教师节首映这部真实、感人的电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把一名残疾教师,在贫困山区“跪教”了36年的事迹搬上银幕,首先就使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的真实性,韦鹏飞对记者说。其次,电影很好地展示了陆永康老师那种敬业、自我奉献的高尚精神,从灵魂上直接感动了我们,是值得整个教育界学习的少数民族教育楷模。
  如今,社会上有些地方不重视教育,个别老师不敬业,韦鹏飞说,而在教师节首映的《水凤凰》,恰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名如此优秀的贫困山区教师,通过自己教学、劝学的努力,将其所在山区的教育发展、带动起来。
  韦鹏飞说,通过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塑造一名优秀山区教师形象,加之在教师节首映的成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一个无形的推动力量。
  侯克明:电影触及人们心灵
  眼睛还有些泛红的全国中小学影视教工委秘书长、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会长侯克明谈道,在残奥会举办期间,在教师节首映这部很感人但并不“悲伤”、积极向上的电影,是《水凤凰》下一步公映的一个好开始。
  “这部电影的选题很好”,侯克明说,“把陆永康老师事迹,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形象。”
  侯克明对记者说,这部电影的创作非常感人,通过把握原型的生活、神态、周边环境等等,对其进行艺术创作,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触及了人们的心灵,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让人们更重视、理解在基层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师。
  在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渲染了师生情义,特别是残疾人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场面都是催人泪下的,这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之一,侯克明说。
  潘泰名:陆老师精神激励我
  “在拍摄完毕之后,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电影。”在《水凤凰》首映式结束后,男主角潘泰名告诉记者。
  谈到当初拍摄电影时的经历,潘泰名说,一开始拿到剧本时,他也很喜欢,并且心想整个拍摄过程应该难度不是很大。但当他第一次来到陆永康老师所在乡村,第一次将陆老师曾经走过的山路全部走完后,他拷问自己:行吗?
  “记得第一次亲眼见到陆永康老师时,看到他正在从楼上拄着拐杖下来,我的心就开始怦怦的跳。”潘泰名说,“而陆老师在得知我将要在电影中扮演他时,他则一直盯着我看了半天,还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说一个又高又帅的小伙子要演他,不错,不错。
  随着与陆老师交流的加深,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去听陆老师上课,潘泰名也渐渐了解陆老师的生活习俗,体验、理解到是因为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们,陆老师才能成为今天的陆老师。与此同时,潘泰名也用陆老师的精神激励自己,咬牙把整部电影拍摄完毕。
  “现在看来,付出是值得的。”潘泰名说。不仅电影成功拍摄完毕,更让他进一步理解“平凡中的伟大”。
  陈建华:教师的楷模
  首映式上,贵州师大附中陈建华校长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向记者谈起了电影《水凤凰》的观后感。
  陈建华说:“影片中,男主角陆永康老师将人民教师的职责、爱心、责任感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来肃然起敬;生活中的原型陆永康老师,更是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陈建华校长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奉献精神,这不仅仅需要老师们去投入体力、精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投入情感。陆永康老师不图名、不图利,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学生都能有出息。这不是一般的热情能够支撑的,它需要激情、对学生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三尺讲台、一根教鞭,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跪着执教,却让更多站着的人肃然起敬。残疾教师陆永康,不愧为人民教师的楷模。”陈建华校长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山区里的“保尔•柯察金”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陆永康





     他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 38年的任教生涯,有36年是跪着向学生上课的。他是一个跪着行走却让站立者叹服的人,以其残疾之躯向命运抗争,倾尽全力让知识之光普照山里的孩子。38年来,他勤勤恳恳,孜孜以求,献身少数民族山区教育无怨无悔,以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演绎着人间一部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用他特殊的人生轨迹和向命运抗争搏击的坚强意志,诠释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忠诚于自己理想信念的高大形象,谱写了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和忠实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篇章。从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他多次获得省、州、县的表彰,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感动中国”候选人物;2006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7月1日,应邀到北京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并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他就是陆永康,1948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水族,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教于羊福乡民族学校。
    灾难降临  艰难求学
    陆永康生长在一个偏僻贫困小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9个月时,一场可怕的灾难便降临到他头上了,小儿麻痹症让这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下肢萎缩瘫痪,从此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别人学走他学跪。小时候的陆永康每当看到同龄们能四肢健全、活蹦乱跳地上学读书,或是跟父母上山下地时,只能拖着两条僵硬的小腿哭着闹父母给自己一双好脚,而父母只能抱着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失声痛哭… …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永康渐渐长大了,已长到十多岁的陆永康实在难以忍受不识字的痛苦,便用双膝跪地行走,来到了离家几里之外的孔荣村小学跟班学习。在学校里,他专心听讲,刻苦学习,成为班上的优秀生,他想用成绩弥补自己身体上的缺陷,用文化填充自己的空白和烦恼。但是,好景不长,当他还没有上完小学,一场特殊的文革运动浪潮便席卷全国,加之偏僻落后的贫困山村缺乏教师,陆永康所就读的学校被迫停课了,其他同学都已回家帮助务农,但陆永康没有停歇,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继续爬行到距家10公里外的甲雄小学就读,尽管膝盖磨出血泡,磨成老茧,辅助支撑前行的双手沾满稀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不知摔了多少筋斗,但他无论在数九寒天,还是在炎炎夏日,都能坚持上学,并取得好成绩。贫寒的家庭没能让这位聪明好学的残疾孩子再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读了五年级后,陆永康只好停学回家。这时,他已是20出头的成年人了。腿脚不便,不能干活的陆永康只好凭借自己的天赋在家学做木工、篾匠、泥水工等手工活。但是,交通不便加上自身残疾,出入赶集要翻山越岭十余公里,别说陆永康身患残疾,就连正常人行走也得花上数小时,货物进出还要靠肩挑背驮。于是有人劝他改学巫术,以便将来作为谋生之道,但陆永康没有这样选择,他觉得村里没有教师,孩子们总是没有机会上学,没有知识这里还将继续贫穷下去,心里有一种冲动和愿望,希望能有一天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懂得文化知识,尽早摆脱愚昧贫穷。终于有一天,他的美好愿望实现了。
    光荣任教  爬行家访
    由于村里的孩子没有学上,村里便决定恢复小学,但没有教师,怎么办呢?村领导想到了当时村里文化最高的陆永康。但他是个残疾人,合适吗?方便吗?他愿意吗?又能教好吗?在没有其它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决定让他到学校试教一段时间,村领导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刚从学校回家不久的陆永康。终于,在1968年的秋天,陆永康盼望已久的愿望实现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山村人民教师,跪上了神圣的讲台。从此,他每天就这样跪着爬到学校,跪着给学生上课,跪着家访,跪着回家,一跪就是36年!
    当时,民办教师每月虽然只有6元钱薪水、每天0.5公斤大米的收入,虽然村民生活困难,没有一年能收齐应有的待遇和学杂费,但陆永康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坚持工作,乐意接受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村里交给他的任务,挑起了全村孩子教育的重担。由于学校刚恢复,教学条件极为简陋,只有一间教室,而零零散散到学校上课的30名学生,按层次却分成三个年级,学生基础较差,又只能按复式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但陆永康满怀激情,克服困难,积极工作,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从不气馁。当老师后,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深知自己学识浅薄,担心误人子弟,便一边刻苦钻研,一边认真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知识水平,从而使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同时,晚上还要下队家访,动员学生入学。
    在陆永康的家里,至今仍保存着一双特制的“船鞋”,每只足有40公分长2公斤重,这是陆永康为保护自己的膝盖和小腿而制作的。由于他下肢萎缩变形,长期跪着行走,为使膝盖和小腿难以承受而想出来的办法,用木头将中心凿成小槽,直刨到适合包住自己的膝盖和小腿,然后打磨光滑再漆上桐油,边上用废旧皮球钉上,底部再粘上轮胎胶,行走时系在自己的小腿上,便可保护膝盖和小腿不沾泥土也不受损伤,双手再各持一只特制的小木凳作辅助支撑,行走起来便安全多了。可是,正常人1个小时走完的路程,他却要花4个小时才能“走”完。50多年来,这样的“船鞋”不知让陆永康穿烂了多少双,“走”了多少路。可就是这双特制的“船鞋”,伴随着陆永康踏遍了家乡孔荣村的山山水水,踏遍了该村所有辍学儿童的门槛。
    在孔荣小学恢复初期,由于村里还有很多孩子没有上学,陆永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只好利用课余时间穿着他那双特制的“船鞋”爬山涉水、挨家逐户进行家访,动员辍学儿童重返校园。每每放学便去家访,要到深夜才回到家,渴了,爬到山沟里掬一捧山泉水;饿了,从衣兜里取出事先准备的生红著啃上几口;累了,便在路边石阶上靠上一觉。遇上漆黑的夜晚,他便用绳索系住手电筒的前端,另一端系在头上,嘴里含着电筒的尾部照亮前行。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夜里山中野兽时常出没。陆永康为驱赶野兽,给自己壮胆,胸前挂着一只口哨,怕了或是听到怪异响声,便停下来拿起口哨吹上几声,又继续前行。每当夜深人静,深山里不时传来阵阵的口哨声,人们便都知道这是陆老师在家访途中。很多时候,遇上寒风刺骨,大雪纷飞,或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但只要能动员一个学生入学,哪怕再苦再累,他心头也是乐滋滋的。家长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纷纷送子女上学,第二学期,他的学生增加到了50名。三年后,在他的感化下,孔荣小学有了150名学生,入学率达100%。
    信念坚定  桃李满园
    陆永康从一个残疾人到一个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当笔者问及是什么支撑他坚持了这么多年并创造了这样的人生奇迹时?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笔者:“只有知识才能让贫穷的孩子找到出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家乡父老的穷和苦,都是由于没有文化的原因,我只想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文化、懂知识,过上好生活。也只有培养出本地人才,他们才能为家乡安心工作,贡献力量。当我看到学生们升入高一级学校,所有的付出和艰辛就全都忘了。”
    一番朴实的语言让人敬仰,36年的跪教生涯令人折服!在陆永康的从教生涯中,可谓桃李满园,他所教的学生,很多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当上了领导,现在他的很多同事,包括他的校长,都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他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他时常为贫困的学生交学费,让困难的学生到他家生活。由于陆永康为人忠实诚恳,工作认真踏实,成绩突出,在1981年的“民转公”考试中,他以全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过各项考试,转为公办教师,1985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中,他利用自己会手艺的特长,义务帮助学校修整桌椅、做教具、模型,为学生理发、料理生活等,几十年如一日。曾先后9次获省、州、县表彰奖励,获香港李国基教师奖励基金,2002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被列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物,2006年5月,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赴京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回想起在京和中央领导握手的那一幕,陆永康心潮澎湃。他说,胡总书记对他的情况早已了解,见面时紧握住他的手关心地问:“腿好点了吗?走路还痛不痛?”并赞扬他“精神很顽强!”还专门过问、安排他的座区和位置。温总理对他说:“你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顽强的精神坚持了几十年,党和人民永远记住你!”陆永康激动地说,这是对他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更是他一生的荣耀,令他永世难忘。
    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陆永康积极参加学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当地党委将他作为身残志坚、甘育桃李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进行学习。在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2006年3月,中宣部决定将陆永康同志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他的事迹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相继全面报道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州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学校和家中看望陆永康,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称赞他是“贵州山区里的保尔•柯察金”。
    社会关爱  重获新生
    陆永康的感人事迹征服了所有认识和了解他的人们,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钦佩和关爱,就在他38岁那年,通过好心人介绍,一位远在黔东南州雷山县的年轻漂亮女子黄天云愿意和他结为伉俪,并主动承担家里的一切事务,让陆永康更能安心地搞好工作。现在他们已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家庭幸福和谐,懂事听话儿子为他们争来了满屋子的奖状,给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宽慰。
    自2004年2月开始,在黔南州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陆永康到黔南州中医院接受院方最好的主刀医生为他做手术治疗。在医院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医院、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陆永康经过了前前后后、大大小小14次手术后,终于有一天,在院领导的鼓励下,陆永康依靠拐杖神奇般地站了起来,并且可以挪动脚步慢慢行走,顿时,医院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对跪着行走50余年的陆永康来说是如获新生,百感交集涌上心头,让他热泪盈眶,泣不成声。2005年4月,他已康复出院并能依着拐杖直立行走,重返他离开了一年多而又让他眷恋一生的神圣讲台,继续为他心爱的学生传道授业,用他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周围的人们… …
    从北京回来后,陆永康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我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党给了我最高的荣誉。我能有今天,全靠党和人民的温暖和照顾,全靠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心与支持。我将在有生之年,立足本职,尽我所能教好书、育好人,为社会做出我应有的贡献,以此回报党的恩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教师陆永康贵阳传递圣火 曾跪着教书30年



    成为一名奥运火炬手,对于年过花甲的贵州乡村残疾教师陆永康来说,是过去从未敢奢望过的荣誉。
坐在轮椅上完成火炬传递的奥运火炬传递贵阳站第190棒火炬手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出生仅9个月时,陆永康便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
20岁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后,整整30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道上,走村串寨作家访。
陆永康还记得,1968年,村里的孔荣小学已经流失走最后一位教师,“村里的干部找到我,让我试试看能不能胜任。上了几节课,领导觉得还行,就这么当上了老师。”
学校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陆永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给劝回来。他用木板、篮球皮、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一根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白天上课,晚上家访。
“跪行”着的陆老师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便增加到50名,3年后,孔荣小学破天荒地有了150名学生。
一茬一茬的学生走了出去,陆永康却一直留在大山深处。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支歌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尤其是那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在他看来,这就是乡村教师的写照,“即便是跪着上课,只要自己的学生能考上学校,有出息,这比什么都让我有成就感。”
1985年陆永康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他还无数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然而,在他破烂寒酸的木板房里,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张--1998年县政府颁发给他的“光荣任教三十周年纪念”奖状。
“这短短40米,是我一辈子走得最快乐的路程。”陆永康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2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昭仙 于 2011-10-21 09:19 编辑


优秀教师陆永康在贵阳代表一汽-大众传递奥运圣火



    陆永康,水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教师,贵州山沟里的保尔.柯察金。从教39年来,他自强不息、克尽职守,以残缺之躯坚持跪着为学生授课,展现出共产党员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崭新的时代风范。
  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双腿严重萎缩的陆永康,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在双膝上缚着重达两公斤的自制铁鞋,跪行在崎岖的山路上,遍访学校周边村寨,在辍学现象严重贫困山区创造了当地儿童入学率100%的奇迹。
他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使学生们的成绩一直在水族山乡名列前茅,用毕生的精力为山区贫困儿童开启了知识的大门,点燃了希望之光。
  陆永康还坚持义务为学校修理破旧的桌椅门窗,义务为学生理发;经常用微薄的工资为困难学生买饭,垫付学费和书本费。他爱学校、爱学生的行为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
  陆永康是贵州省“优秀教师”,是“五一劳动奖章”和香港李国基教师奖励基金获得者。他是中宣部树立的全国先进典型模范,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引起强烈反响。在2006年度的三农人物颁奖典礼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华下跪为他颁奖。陆永康虽然身有残疾,却勇于与命运搏斗,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奥运精神。
  在火炬传递结束后陆永康将以一汽-大众火炬手身份来到一汽-大众贵州四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展厅与一汽-大众用户联谊。


1006121331344570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20 22: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xin_06203032820282031040517.jpg


xin_06203032820283593116218.jpg
发表于 2011-10-20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4330411.jpg

陆永康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感动人物
发表于 2011-10-20 22: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永康系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现年58岁,在他38年的教师生涯中,有36年是跪着向学生上课的。
    三都是新阶段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这里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该县羊福乡更是国家一类贫困乡,人民生活十分贫苦,陆永康便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一位人民教师。
    就在陆永康出生9个月时,小儿麻痹症让他从此下肢萎缩瘫痪,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但他没有放弃人生的理想与追求,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艰辛,从一个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再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几十年来,他就一直跪着求学、教书、家访,并9次获得各级表彰,还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师,用一则则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折服了认识和了解他的每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9 02: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