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13329|回复: 26

寻根漫步珠玑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1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2 00:12 编辑

寻根漫步珠玑巷

木之有本,故能茁壮繁荣;水之有源,故使江河常涌;人之念祖先,故能瓜绵椒衍,发达昌盛。

中原始祖陆丙公于南宋灭亡时(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由河南开封府逃往今广东省韶州府英德县珠玑巷,再由珠玑巷迁罗定。丙生福,福生三子:长元成(武举)、次元辉(贡生字彦容)、三元吉(庠生字怀春)。元辉妻林氏生三子:贵满、贵清、贵善。勒氏生贵能,秦氏生陆礼、陆智。辉公游宦梧州,晚年致仕,乐于山水,至武林,见山水秀美,流连之,遂携妻与四子隐居大乌里之罗白村。其后四子分居,满住交草、清住藤县平山金鸡、善迁六陈勒竹塘、能住罗白。能传至玄序、玄用、玄国、玄光,国留罗白,序与用迁六陈古冲,光迁六陈大妙;礼公由罗定返英德原址,其后礼生宗,宗生胜情、胜敬、胜欲。胜情官至明刑部尚书,生九子一女,即长应二、席三、庆四、仁五、文六、成七、兴八、德九金,女敏花,又名敏姑。敏姑才貌双全,明皇娶作西宫。由于胜情解组,正宫忌敏姑之才,阴谋毒毙,并矫诏将广东英德珠玑巷各处关隘封禁,令限七日举兵围捕,旨将陆氏全族处斩,幸事机先,讯息预知,心惊胆破,欲逃又无船可渡,如之奈何?未几明兵将至,陆氏全族及附寨七姓人等,咸宰猪羊鸡鸭,烧香点烛,虔诚祈祷天地神祗而泣言曰:“今因一女遭毒,株连全族无辜,蒙冤不白,实愿舍身抛弃尘寰,以全忠孝之道”等凄言惨语,群相泣血,感动神明。至夕稍寝,忽见一梦,见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谓你等欲保生命,何不早赴河边?自有天降桥梁,神犬引渡相救,必有生路云云。忽然觉醒,遂遍告众人,各扶老携幼,即速驰抵河边。顷刻间,河中果然浮起一根大木,两端到岸,并有身高三尺六寸的黄毛神犬走来对面而泣叫,先从大木往返跑过数次,向众人高声吠叫,众人即从此木过河。渡毕,大木忽然神化沉没。众人跪拜神祗以酬救命之恩,抬头举目,见有冉冉祥云,向西飘移,于是我陆氏族人与七姓人众遂向广西而走。然而此祈神占梦之事,虽属信神权,但此传说历古及今,世代流传,已在远近人心坎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成为胜情公(九郎公)子孙认祖归宗的统一口径标志。胜情公领九子向广西而行,至梧州府西门街住,旋复上藤县五屯居住五年,又迁藤县东荣罗锄三角村,父母均殁,次第茔葬;又迁至昭平凉风古店而居,十有余年,人口发展,兄弟商量实行分居维持生活。某年腊月三十日,兄弟叔伯采买鱼肉菜肴,宰杀鸡鸭,值新年之际家宴联欢;并买芝麻绿豆等物,分成六包;将牛角一只,截为六节;有白绸族谱三部,每三房持绿豆两包、牛角两节、族谱一部,依依惜别而去,各寻胜地谋生。长应、次席、三庆同到永安古排落业,后又返回昭平仙回定居;四仁、八德、九金仍住昭平凉风古店,其后仁公则往桂林西门居住,有子孙分过湖南、贵州;德公则往平乐小河迁徙,后有子孙迁居武宣等县;五文、六成、七兴同往平南藤县而去;尔后仁公、文公还有子孙返迁广东三水、信宜水口等地;成公子孙分支迁到武宣、宾阳;金公子孙散布较广,有分支迁往桂平、蒙山、平南、藤县、苍梧各地;其迁蒙山裔孙宁公,曾任浙江兰溪县知县,有子孙在兰溪县定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 23:11 编辑

20090902111826699.jpg (274.33 KB, 下载次数: 0)


     珠玑古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10公里的梅岭山下沙水村,古有“梅关古道”贯通其间,是古代中原人拓展南疆的中转站,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是大部分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也是海外千百万华侨的祖居,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着重大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0846388.jpg (215.3 KB, 下载次数: 0)


      虽然珠玑古巷并没有太多优美的风景名胜,但它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这是因为珠玑古巷是珠江三角洲人的“祖宗故居”,其街区的建筑物之间非常和谐,形成一定的风格,整体看来具有一定的美感,构成了一种文化景观。而且这里的居民生活祥和满足,给外来者以愉悦的感觉。珠玑古巷因此成为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最能代表独特的岭南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珠玑巷名称的来历,流传着两个版本:
  据传,珠玑巷在唐代时叫“敬宗巷”,后来才改名为“珠玑巷”。原因是唐敬宗时,当地张昌一家人七代同堂,家庭和睦,生气勃勃,朝庭闻其孝义,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谥,就将敬宗巷改名为“珠玑巷”。
  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中原开封祥符许多官员为躲避元人而南迁,通过梅关古道,进入粤北,在南雄住了下来。祥符原有一条珠玑巷,南迁的祥符人为怀念故里,就把“敬宗巷”被改名为“珠玑巷”。 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如今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广州市西关现还有一条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的。
  虽然两种说法不一,但都有史料记载。
  在历史上,珠玑巷一带曾经是荒蛮之地,从唐代开始,中原文化通过距离珠玑巷20公里的梅关古道,渗透到了粤北,并在广东扎根繁衍。珠玑因此成为驿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成为中原南迁氏族的发祥地。
  珠玑巷早期的居民,不少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中原一带通过梅关古道迁移而来,所以,珠玑巷也因此成为岭南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2 00:30 编辑

20090902111222724.jpg (268.04 KB, 下载次数: 0)


      随着南宋败落,皇室南迁,珠玑巷日益繁荣,传说至南宋末年,珠玑巷附近58村的居民达到大约70多个姓氏;极盛时,珠玑巷内的商贩和居民多达千户。后来,一场胡妃事件所带来的灾难,使这里的居民纷纷南迁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海外——
  传说南宋末年,度宗皇帝在位时,由于胡妃的父兄主张抗金,坚决反对奸相贾似道卖国投降,贾似道怒不可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胡妃的父兄打入死牢,后来又残暴地杀害他们。为了斩草除根,贾似道又陷害胡妃,先把她打入冷宫,再令其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改名换姓,四处流浪,在杭州钱塘江边,万念俱灰,跳江自尽,被运粮到这里的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带回,纳为妾。不料,由于黄贮万原配妻子的妒忌,从中唆使家仆告发,朝臣知道此事,不敢告知宋帝,虚说南雄贼多,要派兵前来围剿,其实是派兵准备血洗珠玑巷,追究皇妃之事。就这样,多年太平的珠玑巷一时间风声鹤唳,鸡犬不宁。巷内民众为避灾祸,纷纷南迁。胡妃被官兵追索得急,不愿殃及珠玑巷的乡亲,在悲愤中投井自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血溅珠玑巷”的故事。
  至今,在珠玑巷南门约二十米处有一座元代实心石塔,叫“胡妃塔”、又名“贵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距今644年),据说古塔下有一口古井,传说当年皇妃就在此投井自尽。一种说法说,她死后,乡人怕她的鬼魂作祟,便建一石塔盖住井口,用意是压住她的冤魂;可见那位皇妃命运之悲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后人为纪念胡妃,就在她自尽的井上建立“胡妃塔”。 前一种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后一种说法才反映出胡妃敢于负责、气节凛然、视死如归精神。由于原来的古塔在宋亡时毁于战火,现在的古塔为元代重建;高三点五米,七层八角,实心,一至四层为八角形,有人物浮雕;第五层是半椭圆形:第六层是圆柱形;塔顶是葫芦状;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砂岩砌成。经鉴定,这座胡妃塔为广东省唯一有年代记载的元代实心古石塔,也是珠玑巷保存年代较久的文物。近年来,此塔的来历已逐步为人们所知晓,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观塔有感而留诗云:“玲珑石塔六百年,佳话流传乡里间。枯井芳魂当堪吊,古巷风物更流连。”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1547993.jpg (236.84 KB, 下载次数: 0)


     “胡妃事件”导致了珠玑巷的衰败,但是也为岭南的广府民系开发珠江三角洲创造了一个历史契机,珠玑巷也因此成为了广府人的桑梓之地、发祥之地。有些广东人要寻根觅祖,自然就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了。
  “血溅珠玑巷”的当时,在珠玑巷内聚居的有三十三姓,九十多户人家,为免株连而集体南迁。后来散居珠江三角洲一带,开村立族,繁衍子孙。这些人及其后裔,就把南雄珠玑巷叫作“祖宗故居”。现在,珠玑巷是广东省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有“广东第一巷”之誉。
    珠玑古巷南北走向,南起驷马桥(据说南面的驷马桥原为驿道通路,上世纪“大跃进”时已毁。)北至凤凰桥,长1500米,宽5米;这是一条古村里的古道,整个巷道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其基本保存着古驿道的原貌;因此古屋夹道,两旁民宅祠堂,店铺栉毗相连,曲直有致,弯凸自然,巷内的村里有古榕、古楼、古塔、古桥、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古迹及其它的观光景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2634423.jpg (219.46 KB, 下载次数: 0)


      古巷自南向北有三个门:南门、中门、北门。南门楼名“珠玑古巷”,位于珠玑南端,是珠玑巷标志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门楼有神龛,供“太子菩萨”神像。北门楼名“珠玑街”。中门楼名“珠玑楼”,有石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字样,这句话如今成了珠玑古巷的宣传语,中国老百姓的这种“根”的意识,故乡的观念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是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1 23:22 编辑

20090902111716894.jpg (179.31 KB, 下载次数: 0)


      从南门而进,先从南门广场的宣传牌上了解珠玑巷的一些情况,从宣传牌中所列的珠玑巷150多个南迁姓氏名录中找到自己的姓氏,了解自己本姓祖宗的来源和宗祠名称,然后就依据广场上巨大的《珠玑古巷导游图》去寻找自己的宗祠。  



    20090902111912180.jpg (195.45 KB, 下载次数: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2018544.jpg (232.54 KB, 下载次数: 0)

      在南门广场的中央上,有两组大型的相对的群雕,群雕以先民“拓荒南疆”、“漂流南迁”为主题,以花岗岩为材料;两组群雕反映了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这也是游客从南门开始游览珠玑巷的第一景点。




20090902112118354.jpg (248.92 KB, 下载次数: 0)



      从广场群雕开始,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古巷北行,先到达古巷南门,这是一个民国16年时重建的门楼,砖木结构,三间三楼式,歇山顶,盖绿色琉璃瓦,资料说明其通高9.5米,面宽7.7米,进深3.2米,门高3.5米,宽3.2米;门洞为拱门,上有重修时镶的石匾“珠玑古巷”及“祖宗故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1-11-6 21:37 编辑

      进入南门楼,小巷两边都是陈旧的瓦房,是各姓的祖居或祠堂,破旧的屋橼下一家家的都挂着大红的灯笼,每一个门口都张贴着对联,很多都有家族特色,那纸张都有些褪色,显得古风犹存。左边的第一间,门额有“黄氏祖居”牌子,隔街相对的是叶氏、陆氏祖居。


20090902112352333.jpg (273.31 KB, 下载次数: 0)


20090902112451523.jpg (366.64 KB, 下载次数: 0)


20090902112541880.jpg (315.92 KB, 下载次数: 0)

陆氏祖居郡号:河南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2809965.jpg (292.84 KB, 下载次数: 0)


       继续踏着卵石小巷往前走,走了约二十米,古巷左边一个弯凹的地方有个六角的亭子,亭子沿街口两面开有门口,其它四面以格子窗封着,门口顶上挂着的一块牌子注明:“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玑石塔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五年八月立”。亭子门口边竖立着一块石头,上刻“贵妃塔”,亭内中间就是前面所介绍的石塔。“亭内有塔,塔居亭内”的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2921934.jpg (270.92 KB, 下载次数: 0)


      幽静安然的珠玑巷显露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多痕迹,袒露在眼前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栋古宅,以及由鹅卵石铺砌而成驿道路面似乎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历史”。作为广东省仅存的宋代古巷道,岭南第一巷,其幽深就在于它是一枚岭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活化石。而且,与其他地方的古迹所不同的是,珠玑巷不是让人凭吊的残垣败瓦,也不只是供游人观赏的景点公园,而是一个至今仍住着农家的充满生命气息的乡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在珠玑巷,沿街两边的老房子,随便就走进一家,就是一个姓氏的祠堂或祖屋;沿街一座座宗祠蕴藏着一个个姓氏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些“藏”在民居间的宗祠,往往屋里还住着人家,这使得人家有了祭祖的肃穆,祠堂也有了亲和的人气。当街的祖屋很多还被开作小铺子,铺子除了销售各种小商品、小特产外,更多的是摆放着各种姓氏祖谱;这些珠玑巷人珍藏的一本本族谱,每一本都记载着该姓氏的渊源。摊主介绍,珠玑古巷曾有100多个姓氏,起初他们搬出去,现在回来寻根问祖,这里的人们就把这些书摆出来;看了这些东西,那些赤子就知道自己的姓氏究竟从哪里来。所以,在这儿,您一不小心就已经融入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姓氏文化中。据说,每逢春节期间,珠江流域广府民系的后人,都会纷纷前来珠玑巷寻根问祖,因此卖姓氏祖谱也成了这里最红火的生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3134742.jpg (281.38 KB, 下载次数: 0)


      来到珠玑镇中的沙水湖;此时,湖面如明镜般的平静,一列双人游艇静静地泊在对岸;一座三孔的拱桥跨湖而过,这就是双龙桥。古桥把沙水湖两边的小巷连接起来。桥那头,一棵巨大的榕树茂盛婆娑,这样的古榕村中还有好几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9: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0902113430433.jpg (253.55 KB, 下载次数: 0)



      在珠玑巷,年代最久远的古物就属村中的这些古榕了。相传这些古榕与珠玑巷同龄,已有千年的高龄。当年珠玑巷人的祖先看中了珠玑这块风水宝地,立志在此开创基业,便在舍边、道旁栽种榕树,榕树因人盛而繁茂,人丁因榕庇而兴旺。饱经沧桑的古榕,长年与狂风暴雨抗挣,造就了龙一样的身躯,枝干曲屈盘旋;古老的榕树是珠玑巷悠久历史的见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17 21: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