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3860|回复: 0

浙江省天台县 陆淞与天台陆氏(宋爱国诗人陆游胞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9 0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炫 于 2016-9-29 01:57 编辑

   陆淞,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今绍兴)人,陆佃之孙,宋爱国诗人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陆淞因任天台县令政显著、深受天台民众爱戴挽留而连任,进而定居天台,是为天台陆氏始祖!
《天台山方外志》载:“陆淞,字子逸,会稽人,右丞相陆佃之孙,绍兴间建秘书阁省,淞与校勘之职,宰天台,遂家焉,有《乐府集》行于世。”
   陆氏宗谱载
清嘉庆间编的《陆氏宗谱》记载较详:“天台陆氏始祖,讳淞,字子逸,号达观,宋右丞相农师公之孙,内阁中书居安公之长子也。县志载:公,以名志士起家。绍兴十三年新建秘书阁,藏古今典籍,自刘歆七略之下凡四部四类七志九条,以及张观等四库之书,共计五万九千四百余卷,其中有疑难、讹谬、残缺者,集名儒校勘。公平日胸藏二酉,腕走五云,得与校勘之数。以此勋伐,特授天台县文林郎。到任,法古贤良,循吏廑心抚字。时百姓苦赤岩银场榷酤重累,公陈利害于当道,害无不革,利无不兴。民庆更生,拟之颖川、四长、中牟三异,何多让焉。任满,朝廷以公非百里材,升授江西广信府知府。时将赴命,百姓遮道泣留者以万数,不啻河内之祝宋均,车辙之攀刘宠也。事闻于朝,深加奖励,令食知府俸,留任于台。士民乃惬所望焉……因以余闲,著《乐府集》,而毕生之抱负,平时之蕴蓄,皆寓于是集之中。又越数年,乃致士退居永一坊,遂家焉。公所以家于台者,以民不忍忘公,公亦不忍忘民耳。今大西门外前巷庄百岁翁旧宅乃其故居也。至宦绩详载《江东天籁》。公致士后闭户啸歌,杜门不出,享年六十有八而终。”
  陆淞的后代遍布天台城乡及临海、宁海、仙居、宁波、上海等县市。革命英烈、著名作家陆蠡就是陆淞的第二十八世后裔。陆淞之墓位于始丰街道龙潭村后的小考尖山南坡上,1996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扫墓者数以千计。
传说

天台桐柏岭下东岙村有两棵八百年古树,一为苦槠,一为香樟。苦槠老干虬枝、香樟遮天蔽日,相映成趣。两棵树比邻而居,一苦一香,发人无限遐想。
  这两棵古树大得惊人,胸径三米三四,周长足有10米,需六七个人才能合抱。因为年代久远,两树的主干都已中空,钻进五六个人尚能转动自如,但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向人展现历久弥坚、虚怀若谷的风采,令人称奇。
  据老辈相传,苦槠为宋代大诗人陆游所栽,香樟即为陆淞所植。兄弟俩之所以栽种不同的树种,是因为栽树之时,两人的处境、心情不同,可谓“树言志”。
  陆游因先是被迫与爱妻唐婉离异,继则为投降派排挤,抗金报国无门,隐居在桐柏玉霄峰下的洞天宫,心情抑郁,因而栽下苦槠,以寄托自己的“苦志”;陆淞任天台县令期间,妥善解决了赤岩银场纠纷,得到朝廷褒奖,提升为江西广信府知府,由于天台百姓的遮道挽留,朝廷敕令他领知府俸禄,继续留任天台,心情振奋,因而栽下香樟,以示要勤政爱民、彰显美德。
  两人不由心中一动,陆游栽种苦槠以表“苦志”,符合当时心情;而陆淞栽种香樟,恐非仅“彰显美德”之意,可能还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想陆淞卸任后定居天台,繁衍生息,发展成现在有几万人的天台陆氏。这定居天台的决心,说不定就是在栽树时下的。香樟,暗喻美好庄园,亦在情理之中。
  不知何时,陆淞的后人为了看护这两棵树,移居这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逐渐发展成东岙村,故东岙村民大多姓陆。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精心呵护下,这两棵古树才能历经风霜而依然葱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3 2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