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10608|回复: 5

海外陆氏源流(之马来西亚《陆氏世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12: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景其

自 序

夫陆氏者,原姓 ? ,乃唐尧时,古国君有熊族之裔也。后世胡公满受周武王之赐,封爵于陈,是以陈为氏焉。

嗣后,陈宫内乱,爵位相争。世子陈完,恐祸将及,投奔齐国。桓公知其贤,纳之并与之田(地名),遂称田氏。

十世之后,田氏鼎盛。田和拜相,欲废齐王,禀命称侯,并齐而立。周安王许之,田齐之名,由此始矣。

世子季达名通,谥元侯乃田齐五世,请命归农,躬耕自食。齐宣王允之,并加封平原县,遂携眷移居陆乡。陆氏之祖,实由于此。

余尝思陆氏根源,虽越数千载,犹可稽考。姓氏之中,鲜有伦比。况且历朝之间,人材辈出,名重一时。至今陆氏,人口众多,四处飘流,中乐一房,难计其数。居外之人,多操外国言语,苟不将自己文化推广,用口头传达,或书之于帛,则异日必定遗忘,不知根本祖宗之由来耳。

古人有言,“饮水思源”,意义深刻。追宗寻族,中外所同。余鉴及此,于是乎书。

                                                                                   新会中乐房陆氏二十四世裔孙其景 PJK 拜录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日

陆氏家族史略

始祖名通, 谥 元侯,乃齐宣王少子,早年已脱离朝庭,移居至陆乡,躬耕自食。然其势力,仍根深蒂固。其两代子孙,皆在国内朝庭,担任高官要职,直至田齐被秦国吞并,秦始皇称帝。其四世孙,亦曾出仕秦朝,任柱下史之职。稍后秦朝灭亡,西汉继之。陆贾,即元侯五世孙,亦与汉高祖平定天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当时南越(广东地区)动乱,陆贾奉命到南方和解。任命完毕后,彼即北返,此乃陆氏首次抵广东。彼第二次南下,乃在公元前 179 年,促使南越王真诚归服,并为贾公立下石碑,以志其功,地点乃于当今新会县内。

其后陆氏六世(应为四世孙陆烈)子孙,携眷东移,初居吴郡(今江苏省),后抵浙江省沿海一带,子孙昌盛,人材辈出。从汉朝至宋朝期间,不少将相、状元、诗人、英雄豪杰、爱国之士,出于陆氏门第,详情已志星加坡陆氏公会所撰之《陆氏族谱》一书内。由元侯始祖至陆氏广东始祖不下 56 代传人之众。漫漫的 1500 余年悠久岁月,陆氏族人已分布至每个角落,尤其是国内中部及沿海地带。

始于 13 世纪,金人入侵中国。宋兵被折,长江北部一带,均落于金兵之手。宋朝十分危急,国人纷纷向南避难。陆氏一族,亦同时离乡背井,随着难民,从浙江老家,避居江南。难民群有顺宗祖,彼亦逃离平湖县。彼乃国子监肆业生,盖因路途崎岖,与家人费时一月,从江西省徙步至广东边境之大余山,再经梅关要道进入广东(敝人于 1991 年曾到珠玑巷与梅关一带),彼等于珠玑巷作短暂停留,然后继续前行,再费时一月,最终抵达广州与新会县。

国难期间,为响应宋帝之号召,不少氏族,纷纷投往福建省,其中勤王之族者,有陆氏、文氏、徐氏与谢氏。彼等于左丞相陆秀夫领导之下,意欲夺回失地,恢复江山,无奈大势已去,为时晚矣。左丞相与宋帝带领残余部队,惟有潜往广东新会县。彼等于崖山不幸遇劫,葬生大海,秦朝传下来之玉玺,从此遗失。

顺宗祖抵新会城后,即居于社仓地,其长子龟龄,稍后移居中乐都。及至第六世广德,遂居赤岭头乡,中乐房因此而生。

此批南下陆氏族人,定居后即登记,复立乡间祠堂,实习彼等于浙江故乡之俗例,平均每房家谱,应有六册。收藏者乃村之族长,大长房、二长房、宗孙、家塾与祠堂。根据俗例,凡有生育、死亡之事,不论远近,必先向祠堂报告,及录入主房之族谱内。久而久之,鉴于广东省内陆氏之人口剧增,暨各房同心合力之下,就在广州市建立开越大夫祠,祠内列有历朝祖宗名仕与开越先锋。此祠堂亦拥有资产财物,每年春秋二祭,族人可前往领取胙肉,管理者由族人负责。可惜此开越大夫祠堂,於文化革命中,已被令拆去,该地段亦作为房屋建设所用。

19 世纪初期,英国与葡国,分别将香港与澳门,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自由商港与船务中心。沿海居民,值此良机,远涉重洋,找寻出路。接着美国和澳洲报道发现金山,乡间陆氏家丁,不少借此机会,跋涉重洋,含莘茹苦,捱到遥远之地。当时乡规甚严,家人不可与丈夫同往。彼等仅希望得意后,重返家乡,与家人团聚便了。直至 19 世纪末,金山告缺,出外洋者转往南洋,如菲律宾、印尼、星岛、婆罗州及马来西亚。彼等多数从事矿务与种植业。由于彼等能克俭耐劳,事业颇有成就,后始申请家人前来团聚,于是第一代本地子孙就此诞生。鉴于环境悬殊,新一代子孙之思想,与老前辈体接神离,对祖国故乡之观念差劲。苟有移居他国,动机乃以经济为主,而非注重家族观念,因此时至今日,本房族人,亦有移居英国与西欧等破题儿诸地。此出人意外发展,是否陆氏出洋时,并无预测其后果而致此乎?

综观上述,吾人洞悉吾辈之过去与现代之情况,将来之前途更加如何?人类之进步与新思想之灌输,加上受外国文化之薰陶,家族观念与传统,会逐渐被忽略与遗忘矣。唯一补救方法,乃将吾辈光辉之族史与以往贵族之家世,传之后代,使彼等能熟知与了解祖宗之事迹,盖因吾辈不能再摹仿旧式之中国方式,以记录族谱之事矣。敝人提议把自己每代之传入史迹以本册内之表格记录下来,付诸后辈保存,如此一代即可传一代矣。试问世间,曾有几人如陆氏者,能追溯彼等公元前家族之辉煌渊源?为此吾辈应足以自豪。

敝人曾费尽不少时光与金钱,以探索陆氏家史,再以浅白语文陈述,俾得读者了如指掌。陆氏其间的中文学者,最好细读新加坡陆氏公会所刊之《陆氏族谱》,其内容丰富,并载有广东陆氏各房历史,先贤之渊深学识与造就,忠义及崇上之思想。故此愿同族中人,步其后尘,竭力争回曾为陆氏一度贵族光荣之声誉,是所厚望焉。

                                                                                新会中乐房陆氏二十四世裔孙其景 BJK 拜志

资料来源于由陆探芳编写的<<岭南陆氏族谱>>
发表于 2008-4-25 1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陆氏源流(之马来西亚《陆氏世家》)
陆景其

自 序

夫陆氏者,原姓為(女旁),乃唐尧时,古国君有熊族之裔也。后世胡公满受周武王之赐,封爵于陈,是以陈为氏焉。

嗣后,陈宫内乱,爵位相争。世子陈完,恐祸将及,投奔齐国。桓公知其贤,纳之并与之田(地名),遂称田氏。

十世之后,田氏鼎盛。田和拜相,欲废齐王,禀命称侯,并齐而立。周安王许之,田齐之名,由此始矣。

世子季达名通,谥元侯乃田齐五世,请命归农,躬耕自食。齐宣王允之,并加封平原县,遂携眷移居陆乡。陆氏之祖,实由于此。

余尝思陆氏根源,虽越数千载,犹可稽考。姓氏之中,鲜有伦比。况且历朝之间,人材辈出,名重一时。至今陆氏,人口众多,四处飘流,中乐一房,难计其数。居外之人,多操外国言语,苟不将自己文化推广,用口头传达,或书之于帛,则异日必定遗忘,不知根本祖宗之由来耳。

古人有言,“饮水思源”,意义深刻。追宗寻族,中外所同。余鉴及此,于是乎书。

                                                                                   新会中乐房陆氏二十四世裔孙其景 PJK 拜录

                                                                                                        一九九四年六月十日
发表于 2008-4-25 1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夫陆氏者,原姓為(女旁),乃唐尧时,古国君有熊族之裔也。后世胡公满受周武王之赐,封爵于陈,是以陈为氏焉。

嗣后,陈宫内乱,爵位相争。世子陈完,恐祸将及,投奔齐国。桓公知其贤,纳之并与之田(地名),遂称田氏。

十世之后,田氏鼎盛。田和拜相,欲废齐王,禀命称侯,并齐而立。周安王许之,田齐之名,由此始矣。

世子季达名通,谥元侯乃田齐五世,请命归农,躬耕自食。齐宣王允之,并加封平原县,遂携眷移居陆乡。陆氏之祖,实由于此。
发表于 2008-4-26 09: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贾,即元侯五世孙,亦与汉高祖平定天下……………………………………………………其后陆氏六世(应为四世孙陆烈)子孙,携眷东移,初居吴郡(今江苏省),


为何“应为四世孙陆烈”,陆烈就是六世,没有四世为汉吴县令,而五世与高祖平定天下的道理
发表于 2008-4-28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陆启明 于 2008-4-26 11:07 发表
陆贾,即元侯五世孙,亦与汉高祖平定天下……………………………………………………其后陆氏六世(应为四世孙陆烈)子孙,携眷东移,初居吴郡(今江苏省),


为何“应为四世孙陆烈”,陆烈就是六世,没有四世为 ...

陆贾是元侯五世孙,而陆烈是元侯四世孙的出处是《新唐书 – 陆氏宰相世系》。
自古“老孙少叔”的情况比比皆是,且同宗但不同世次的同龄人也到处可见,所以”五世与高祖平定天下”,然後“四世为汉吴县令”是有可能的。但究竟哪一说为准,那就只好有待高明了。


[ 本帖最后由 陸禮強 于 2008-4-28 16:59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1 16: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禮強宗臺:
    我們蘇北的家譜上所載“陸烈”為“陸賈”之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8 2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