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13907|回复: 2

新加坡《 陆氏族谱 》序及宗祠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12: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 言

新加坡族谱委员会

觅本寻根是人的本性,古今一致,中外皆然,这正是人类“不忘本”的特性!社会尽管进步,科技尽管复杂,我们内心深处总是渴求着根的连系,而不断地进行那种恋旧的、感怀的追忆!“姓氏”便是每个人的根源,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姓氏,都应该知道自己姓氏的启源,才能够承袭自己祖先的文化。我族人由于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尤其重视姓氏之由来。在我们华族,“姓”往往代表一个人的血统、祖先、乃至社会地位。这种现象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据几千年来的民间传说,我族祖先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功德者十四人,这十四个人都被黄帝“胙之土而命之氏”,他们的后裔就世代沿用那些氏为姓,这就是中国人姓氏的由来。

根据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上的说法,古代华族的“姓”与“氏”是有分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据《日知录》记载:“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有二十有二……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由此可知,我们华族是先有了“姓”,再有“氏”的。

“姓”的产生既然在“氏”之前,姓的制度又是怎样来的呢?根据大家所熟知的民间传说,五帝时代的华族,还不太讲究人伦关系,男女结婚血族相混,所以伏羲氏为了端正男女关系,就建立了姓的制度。顾名思义,“姓”字是由“女”与“生”两个字组成,古代姓的制度固然是以女子为中心的。

换句话说,当时的子女是从母姓,而不似今日之从父姓。子女之从父姓,是远古游牧的母系社会形态结束,以男子为中心的农业社会兴起以后的事。这也正是由“姓”而“氏”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代,正是华族的农业社会会逐渐定型的一段时期,父系社会取代了过去的母系社会,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拥有的封建地名为“氏”。于是氏族抬头,变成了整个社会的特权阶级,氏族的子孙,当然要以自己的“氏”自傲自豪,为以后华族开创了重视姓氏的风气。

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烟消云散,上述“姓”与“氏”泾渭分明的制度,由于失去其以封建为依归的立足点,也就自然的逐渐消失。

至于把“姓”与“氏”两个字混为一谈,《日知录》说是从汉代太史公司马迁开始。在《史记》一书中,太史公曾提到齐国姓“姜”,秦国姓“嬴”,周文王姓“姬”等,不再严格的区分“姓”和“氏”。

从春秋时代的这些姓氏,我们还可以发现一项有趣的雷同点,那就是这些姓,都有一个“女”字在其中,十足是当时母系社会明显的注明。

古代的华族人民,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姓氏的,只有身为黄帝后裔的贵族才有这份荣誉。而在《史记》上所提及的那些姓之中,据说以周文王的姬姓最为尊荣,连姓姬的女子,也贵于众国之女,所以就把姬字用来形容妇人的美貌。光是这一点,中华文字与文化的巧妙,就远非其他民族所能及。

华族之重视和讲究自己的姓氏,还有另一种历史因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华族所熟知的道理,更是古代君主所信守的一个用人原则。古代,特别是唐朝以前科举制度尚未实施之时,如魏晋的九品中正,一概由地方推荐为重要依据,就是一个人的家世,当时的“豪族”与“寒门”璧垒分明,丝毫逾越不得。结果“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出身的好坏越来越重要,家族的观念日益浓厚,因此社会上也就普遍地对自己的“姓氏”格外重视了。

后来,科举制度兴起,过去严格的世族观念虽然被打破,鹑衣百结的寒士也可以“一登金榜,身价百倍”,然而,传统的重视家世的观念依然盛行如故。科第也有“科第世家”,如宋代的韩琦、吕蒙正,皆三世为相,韩家和吕家的子孙,也就比别人更受尊重,在仕进途上更加方便了。

家世的重要性若此,作为家族标志“姓氏”之严重性,不可言喻。

不过华族之重视自己的姓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演变成一种发乎自然的感情,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利害关系在内。直到今天,一个人如果在异乡遇到同姓的人,不管彼此的关系多远,都会显得格外亲热,流露着最真挚自然的感情。像这样的感情维系,岂不正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的中心维系力量吗?姓氏,尽管处于人情日趋冷淡的工业社会,又岂能完全予以忽视。

英国著名学者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一书中,有关“物种起源”第一分册的绪论中说: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它却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但必然有一共同祖先。

现在美国黑人,为了解自己的根源,不惜花了许多时间和心血,去找寻自己的本源,其意义也即在此。我国李光耀总理也曾说过:每个人都必须彻底了解自己的根源,才不会在这茫茫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本着以上这些信念,我们谨愿在《陆氏族谱》出版之际,敦促诸位宗亲,毋忘社会国家,热烈支持我共和国贤明政府的各项措施,兴办民利,发展工商业,以共同建设一个繁荣、富强、康乐的国家。我等宗亲同人,为国为己,亦需公尔忘私,努力开创事业,关心社会福利,遵循社会法律,如此,才能富国利民,繁荣社会。

至于西马各州宗亲,以及东南亚其他各地宗亲等,也应积极效忠于当地的国家及社会,努力作出贡献,如此,世界大同,才有厚望焉。

新加坡陆氏宗祠简史

陆行夫

1946 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光复不久,陆氏宗亲溢屏、处安、文汉、炳全等诸位宗人,有鉴于我陆氏宗人,散处各地,素乏联络,未有一适当之场所,来为宗人谋求福利,敦睦宗谊,互相照顾,乃联合志尧、扩贤、露安、惠芳、丽芳、翠琼、剑基、荣基、妹娣、文权、炎成等各位宗亲,筹组“陆氏家族联谊会”。

初期成立临时办事处,设在维多利亚街 165 号 A 陆镜天照相馆内,随后陆氏宗亲闻风响应,热烈支持,踊跃参加。乃于 1946 年 10 月 20 日正式召开宗亲大会,会中随议决将“陆氏家族联谊会”,改名为“陆氏宗祠”,即现在的称号。同时并制定章程,向政府申请注册,承蒙社团注册官于 1947 年 5 月 28 日正式批准注册。我“陆氏宗祠”随宣告正式成立。

宗祠成立之后,得到溢屏宗亲将维多利亚街 175 号 A ,让给宗祠作为临时祠址,并展开各项有益于社会及宗亲的祠务活动,以便联络宗谊,及为宗人谋求福利。第一届正主席为运财君、副主席溢屏君、秘书炎成君、财政文权君。

后来由于祠务的发展及环境的转变,宗祠又迁址至盒巴沙球 ? 街十七号楼上,迄至 1963 年 10 月 15 日又再度迁址芽笼六巷 74 号现址,一直到 1969 年始将祠址购下,作为宗祠不动产及永久祠址。

在 1963 年,得祠员焯荣宗亲与宗祠协议,愿将芽笼六巷 74 号之租权礼让给宗祠作为祠址之用,在当年系砖板旧屋,并住有 3 房客,焯荣宗亲亦保留后座一小部份为己用,理监事会欣然接受。 1963 年及 1965 年,亦曾两度部份革新以供应用。 1969 年由官方宣布,将土地公开拍卖,宗祠同人乃向拍卖代理商出资购置,从此芽笼六巷 74 号才成为宗祠之不动产业,及永久宇矣,并立有碑铭为志以作纪念。

1970 年,宗祠同人等有鉴于祠宇古旧残破不堪,乃发动修建,当即组成祠务建设委员会,主席为子光君、委员为显昌君、溢屏君、永和君、树云君、文领君、文权君、松山君、成发君、朝章君、炳全君等。祠务得以顺利展开,并与 3 房客洽商搬迁事宜,筹略策划重新修建,至 1972 年初,坚固堂皇的祠宇始宣告落成。

在 1973 年 10 月 21 日,由元老宗亲溢屏君亲自主持揭幕典礼,“陆氏宗祠”祠宇美轮美奂、永垂千秋,同人等均感谢焯荣宗亲献让租权,及各宗亲的热烈捐献,历届理监事会的精诚合作,建委会的努力奔驰斐然功绩,随特制碑铭纪念,同垂永久。

资料来源于由陆探芳编写的<<岭陆氏族谱>>
发表于 2008-4-7 19: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陆氏先辈何时自国内何处抵步?

究竟到达新加坡定居的陆氏先辈们,是什麽时候,由广东省或福建省的哪一个乡村到来的?新加坡《陆氏族谱》裡不知有否具体的相关记载?
发表于 2011-2-26 12: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 remember some pictures. Where are the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8 01: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