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9298|回复: 1

上海市松江区陆姓名人——(陆逊、陆机、陆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5 14: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逊( 183~245年),本名议,字伯言。三国吴郡人。出身江南士族,孙策之婿,善谋略,嗜弈。建安九年(204年),为孙权幕僚。旋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开仓赈饥,督劝农桑,平定动乱,拜定威校尉。又征讨丹阳一带山越部属,得精兵数万。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孙权欲取荆州,派吕蒙屯兵陆口。逊往见蒙,定袭取荆州之计。由吕蒙推荐,任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蒙驻陆口。时荆州蜀大将关羽,正与曹操战于樊城,获胜。逊乃写信给关羽致贺,言辞卑下,使羽失去警惕,将荆州守军大半调离北上。吕蒙得以乘虚袭取荆州。逊因功授抚边将军,领宜都太守,封华亭侯。次年,又平定房陵、南乡、秭归等地,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黄武元年( 222年),刘备率众数十万出峡东下,攻吴西界。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领兵5万迎战。逊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撤出沿江一片狭长地带。至夷陵,坚守不战,以逸待劳。两军相持七八个月之久,蜀军求战不得,师老疲惫,逊抓住时机,用火攻,大破蜀军(为我国军事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黄武七年,大破魏扬州牧曹休兵马于石亭。黄龙元年( 229年),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久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嘉禾六年(237年),平定鄱阳、豫章、庐陵3郡叛乱。赤乌七年(244年),任丞相。孙权议废太子,上疏力争,不被采纳。孙权恼怒,把陆逊外甥3人以 “ 攀附太子 ” 罪名,流放到外地,并派宫中侍从谴责他。逊气愤而死。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

    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父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领兵与魏国羊祜对抗。父亲死的时候陆机14岁,与其弟分领父兵,为牙门将。20岁时吴亡,陆机与其弟陆云隐退故里,十年闭门勤学。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拜访时任太常的著名学者张华。张华颇为看重,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赋今存27篇。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其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明朝张溥赞之:“北海以后,一人而已”。

   另外,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曾著《晋纪》四卷,《吴书》(未成)、《洛阳记》一卷等。南宋徐民臆发现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辑为《晋二俊文集》。明朝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陆平原集》。







    陆云( 262~303年),字士龙。晋吴郡华亭人,家住昆山(今小昆山)之北。陆机的胞弟。好学,有才思,5岁能读《论语》、《诗经》,6岁能文章,与兄陆机齐名。年16,举贤良。晋太康十年(289年),与兄机离家入洛,在张华家遇名士荀隐(字鸣鹤)。张华要求他俩交谈 “ 勿作常语 ” 。陆云自我介绍: “ 云间陆士龙 ” 》荀隐回答: “ 日下荀鹤鸣 ” 。他俩的对话成为当时的文坛佳话, “ 云间 ” 从此成为松江的别名。

    刺史周浚召为从事,对人说: “ 士龙,今之颜子也! ” 后出补浚仪令,县称难治。到任后,下不能欺,市无二价,又能断疑案,一县称神明。郡守嫉妒他的才能,屡派使者训责,乃辞官去。百姓追思他,画像为祀。吴王司马晏任为郎中令。后由成都王司马颖任为清河内史。司马颖讨齐王司马冏时,以云为前锋都督。司马冏伏诛,升云为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志骄政衰,陆云屡以正言逆旨。及陆机兵败被冤杀,陆云也一起遇害。死后,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所作诗颇重藻饰,以短篇见长。为文,清省自然,旨意深雅,语言清新,感情真挚。主张 “ 文章当贵经绮 ” ,实开六朝文学的先声。

    所书《春节帖》,被选入《淳化阁法帖》。所著诗文 349篇,《新书》10篇。后人汇辑为《陆士龙集》行世。
发表于 2009-6-5 11: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后,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
请问、陆机陆云两兄弟到现在还有传人吗?望告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5-10-5 22: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