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主题: 陆昊

查看: 10164|回复: 7

陆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 05: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年轻部级,团中央第一书记.恢复陆氏荣光,天降大任于此人也.天下陆氏因此鼓呼!!!!!!!!!!!!!!!!!!!!
发表于 2008-5-1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长见识了 不过我儿子也准备取名 陆昊 让他做一个日天的好汉  嘿嘿
我的解释是不是很俗。
 楼主| 发表于 2008-5-2 15: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是天上有个太阳,光耀世界.逆天而为,有几能成?你以为如何?
发表于 2008-5-2 22: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o(∩_∩)o... 楼上的过滤了  我没那么极端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0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应.
发表于 2008-5-4 15: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陆氏好久没出名人了 各位族人要努力啊
发表于 2010-8-29 07: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0-8-28 12:08 编辑

北京原副市长陆昊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成中国最年轻正部级高官


(转载)


200971543968999.jpg (93.28 KB, 下载次数: 0)


xin_32060516075040691515.jpg (65.3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市原副市长陆昊近日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成为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北京分析人士认为,陆昊是26年来从共青团系统外空降至团中央第一书记位置的第一人,他的不同派系背景对他的政治前途十分有利。
  今年41岁的陆昊中学时代就展示出过人的政治才干,他不仅读高中时就加入中共,成为西安市第一名中学生党员,还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读学士和硕士。需要指出的是,陆昊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他的父亲陆鸿生只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的一名教授,因此陆昊的少年得志主要还是靠个人奋斗。在这一点上,陆昊与他的前任胡锦涛、李克强、胡春华比较相似。  
     陆昊的政治才华在北大读书时得到了延续。20岁时他成为文革后北大首位直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并担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据了解,陆昊没有卷入1989年的六四事件,他当时身为官方的学生干部,又临近本科毕业,主张青年人应该务实,应该从具体问题入手参与中国改革和国有企业振兴。  
    陆昊读硕士时就担任有5000人的北京制呢厂厂长助理,25岁硕士毕业后担任这家工厂的副厂长,27岁担任厂长。在迅速将亏损严重的北京制呢厂扭亏为盈后,陆昊连续两年被评为纺织系统优秀厂长和“扭亏增盈突出贡献厂长”,以及北京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科班出身的陆昊还根据自己当厂长的实践发表了《“当期效益”与国有企业活与死》等文章,其中有关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政策建议被当局采纳。
  1999年,32岁的陆昊担任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成为北京市最年轻的正厅级官员;2003年初,35岁的陆昊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成为中共建国后北京最年轻的副市长。陆昊的这两次重要升迁与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贾庆林关系密切,他也因此被认为是贾庆林所属的“江系人马”。  
    北京有关人士指出,陆昊在北京市官场上春风得意当然离不开贾庆林的提携,但陆昊与共青团系也有渊源。陆昊在北大时是经济学教授厉以宁的“关门弟子”,而团系主将、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和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是厉以宁的学生。作为李克强和李源潮的同门师弟,陆昊成为26年来又一名从团系之外空降共青团一把手位置的政治明星,并不令人意外。
  1982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副厂长王兆国受到视察该厂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的赏识,被直接提拔为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此后,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都来自共青团系统内部。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陆昊被提拔为团中央第一书记,不仅使他的政治资本更加雄厚,前途一片光明,同时,对关系微妙的党内主流派系而言,陆昊这类跨派系政治人物将来也有利于不同派系之间的沟通和团结。
  陆昊出任北京市副市长时引起舆论的关注,不过那时中国媒体还较少披露政治人物的个人信息,除了年轻,舆论对陆昊的了解并不多。他在北京市副市长的位置干了5年多,似乎也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但出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使陆昊受到中国媒体的追捧,他的成长故事上星期成为网络媒体的传播热点。陆昊的母校西安85中也专门集会祝贺他的高升,以前的老师和同学也纷纷向媒体介绍陆昊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就胸有大志、名列前茅。
      另有接近过陆昊的人士指出,或许是仕途过于顺利,陆昊难免有年轻气盛、比较武断的一面。在担任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时,他曾在一次与中国国内媒体见面会上指责媒体对中关村的负面报道过多,甚至在言谈间有粗口爆出。不过,有报道说他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后,成了“最爱和媒体打交道的副市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5-10-5 22:04

返回顶部